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即将在苏州启幕,我市将有多个节目参演,涉及人数近300人。这项全国最高规格的中小学生艺术盛会选择苏州,是对苏州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的肯定——

苏派“六艺”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 

“六艺”,在苏州有N种表现方式。传统的“六艺”出自《周礼·保氏》,“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进入新世纪,北京大学有关研究机构历经6年时间,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熏陶和身心修养,形成了汉字太极、吟诵、茶道、香道、花道、古琴“新六艺”,让广大学生和青年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苏州,“六艺”还可以是一所学校——苏州市第六中学。早在2009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苏州市第六中学更名为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但苏州人仍习惯于称其为“苏州六中”。

最近,“六艺”这个称谓更多的是指即将在苏州启幕的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下简称“六艺”)。这项全国最高规格的中小学生艺术盛会,由教育部主办,每三年举办一次。前五届分别在北京、深圳、上海、厦门和青岛举办。“六艺”选择苏州,是这项活动首次落户地级市,是对苏州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的肯定。

此次,苏州有多个节目参演“六艺”,涉及人数近300人。

引力播

直击·排练现场

3月26日傍晚,记者走进苏州六中玉兰堂,38名高中生正在练习用吴方言进行无伴奏合唱。

他们排练的是“六艺”开幕晚会节目《人面桃花》和《卖汤圆》。

这两个节目曾获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特等奖,名列中学甲组总分第一。

无伴奏合唱是合唱中难度最大的,学生不能依赖乐器,必须以自己的发音和同伴的音准为参照相互磨合,既考验个人功力又要求团队配合。

指导老师王淼让学生分声部排练,对各声部一一进行指导和调整。学生们凭着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一直坚持练习。其中,《人面桃花》特别出彩,除了学生们有扎实的声乐功底,吴语也加分许多。著名指挥家王铁龙创作的《人面桃花》,灵感本就源自江南水乡的评弹,吴语区的学生们自然更能体现出那份软糯。

同一时刻,苏州古城西侧。

苏州市立达中学的28名女生正在琢磨舞蹈姿势。她们的原创群舞《多彩课堂》从全国261个节目中脱颖而出,将献演“六艺”闭幕晚会。这个节目十分扣合“六艺”的主题“阳光下成长”,整个舞蹈元素非常丰富,将文化、艺术、体育等学科与铃声、教室、操场等校园符号融为一体。

《多彩课堂》从诞生到成熟,历经了3年多时间。参演学生大多没有学习舞蹈的相关经历,多是从舞蹈基本功练起。“劈叉、抬腿时喊疼、掉泪都是常有的事,有的因为坚持练习还落下了伤。”舞蹈指导老师潘婷十分感慨。就这样,这群女生一直保持每天练习1到1.5小时,希望在全国舞台上展现苏州学生的精神风貌。

引力播

艺术教育·苏州行动

多年来,苏州在推进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坚持把艺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制订了苏州市“青少年艺术教育行动计划”,确立了“让每一位学生享受艺术之美”的教育理念,大力提升艺术教育内涵,促进艺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生·享受艺术之美

20多类近1000种教材

地方特色课程百花齐放

苏州市“青少年艺术教育行动计划”自2015年开始实施,要求各所中小学“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程。目前全市学校艺术课程开课率、艺术活动参与率均达到了100%。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市确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场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的教育管理理念,坚持以深化艺术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为促进艺术教育内涵发展夯实基础。

我市各地各校还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创新发展,把昆曲、评弹、苏绣、桃花坞木刻、白茆山歌等内容纳入艺术课程,地方特色课程百花齐放。

全市共有687个美育校本课程、20多类近1000种美育校本教材,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课程实践模式。目前全市共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3所,省、市级以上艺术特色学校211所,占比达43%。

师资·共同体+校外专家

艺术学科评估进中考

借力数字化打造“苏州模式”

多年来我市持续优化教师队伍,重点补充中小学音乐、美术等紧缺学科教师。目前全市有专职艺术教师4330名,其中音乐教师2262名,美术教师2068名,班师比9.76。其中,艺术类省特级教师4名,市名教师6名,市学科带头人40余名。“为使名师效应更好发挥作用,我们还相继建立了市名教师名校长例会、名师工作室和名师共同体等,助推美育教师整体进步。”主抓体卫艺教育工作多年的市教育局副局长李静娟介绍说。

2013年,《市政府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的聘用校外专家经费投入机制。举办“艺术名家进校园”等活动,逐步建立专家资源库,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示范作用;依托苏州教育开放度高的优势,结合课题研究,联合国内外专业院校、文化艺术团体和机构开展学校美育教研科研活动,帮助艺术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各种举措充分整合了人才资源,拓宽了用人渠道,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胜任教学、热爱教育的校外体艺专家队伍。

苏州的学生美育评价体系也颇具特色。2005年,艺术学科被纳入中考考查科目,对初三学生进行音乐、美术学科水平测试,以分等级的形式开展量化评估,并作为高中段学校录取时的依据。此项工作已坚持10余年。

2015年,苏州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在全国率先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2016年起,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被纳入苏州市(区)政府教育目标责任履行情况考核。“如今,我们正在尝试通过建设数字化评价平台,构建艺术学科‘过程性+终结性’的全场景数据采集,打造苏州特有的艺术素质测评模式。”市教育局局长张曙说。

成果·走向更广阔舞台

每年组织各类比赛

多个团队“走出去”

多年来,我市指导各地各校积极开展艺术社团、艺术展示、艺术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多层次、多维度艺术教育空间,满足每一位学生艺术教育和发展的需要。苏州每年积极组织青少年书法大赛、市合唱比赛、校园舞比赛、健美操比赛、高中学生“三独”(独唱、独奏、独舞)等比赛,为广大青少年展示艺术成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近三年来,全市有200多个合唱、童谣、舞蹈等艺术节目在全省、全国比赛中获得金奖或一等奖;1000多幅书画作品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比赛中获得金奖或特等奖;20多个艺术团队分别出访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受到普遍好评。

在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苏州拿下4个特等奖第一名,成绩位居全省第一。从这次省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节目将代表江苏参加“六艺”展演活动。

优秀代表·风采录

苏州中学管弦乐团

教师和专家提供指导

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2018年12月28日,江苏省苏州中学来秀坊剧场内,由40名学生组成的管弦乐团,正用一场新年音乐会迎接2019年。

学生们统一身着黑色礼服,大红色长围巾搭在肩上,台风优雅。管弦乐合奏《第二圆舞曲》、钢琴独奏《Erocia》、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帕萨卡利亚》,优美的旋律让观众陶醉其中。

苏州中学从2012年开始逐步组建管弦乐团,如今乐团已拥有成员数十人。“我们音乐教研组和外聘专家提供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苏州中学音乐教研组组长樊静介绍说。

春晚上的红裙小舞者

代表苏州少年

登上全国最大舞台

2019年2月4日,除夕夜,央视春晚歌舞节目《我奋斗 我幸福》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在成龙、陈伟霆和邓伦身前有一群美丽的红裙小舞者,其中一人来自苏州,她就是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五年级的孙妤萱。

孙妤萱两岁半开始学习舞蹈,芭蕾、爵士等舞种均有涉猎,尤擅中国舞。2018年下半年,春晚节目筹备组来苏物色舞蹈小演员,孙妤萱因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力赢得了参加春晚表演的机会。2019年1月19日,11岁的孙妤萱完成期末考试后,便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一到北京,孙妤萱就进入节目组,开始了艰苦的封闭式训练。每天,除了睡觉,孙妤萱和团队都在演播大厅内,排练好自己的节目后还要进行整台晚会的彩排,常常练到凌晨。“一想到能代表苏州少年登上全国最大的舞台,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孙妤萱说。

南环实验中学蜂巢剧社

成立不到两年

演进央视中学生频道

2019年3月,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艺路有你》栏目播放了苏州市南环实验中学蜂巢剧社编排并表演的戏剧《威尼斯商人》,孩子们的表现还获得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许同均的点赞。

戏剧教育并非南环实验中学的传统强项。南环实验中学由原南环中学和原二十六中学两校合并而成,而原二十六中学是省艺术特色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比较成熟。蜂巢剧社成立不到两年,剧社的指导老师是文化课学科教师,并非艺术专业科班出身,剧社成员们之前也没有任何戏剧学习的基础。语言、形体、灯光、音效,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从头学起,推动着剧社不断成长。

2017年7月,刚成立不久的蜂巢剧社应邀参加江苏书展闭幕演出;2018年10月,蜂巢剧社的师生们参加了“苏州市中小学生优秀社团评选初中组复赛”,并斩获当年度“苏州市十佳社团”“苏州市阳光团队”荣誉称号。

课程·时间表

2018年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课程“开齐、开足、上好”,开课率达到100%;

2018年,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优质课评比参与率达98%以上;

2019年完善构建评弹、昆曲、木刻年画、刺绣、书画等20多类校本课程体系;

2019年校、区、市级艺术课公开展示率达50%以上;

2019年全市学校艺术社团总数达3000余个,学生参与率达100%;

2020年相继建立100余种艺术教育资源,学校设立艺术特色教育项目总数达600余个;

2020年中小学艺术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率达100%;

2020年省、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达60%以上,充分发挥特色学校在地区的辐射作用。

□选题策划:张利刚 高岩 稿件执行:袁艺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
“樱”你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