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记者跟随吴中区林业站、东山镇农林站工作人员和观鸟专家一起进入东太湖湿地公园,在一处芦苇荡边发现了成群的候鸟。 □记者 杭兴微 摄
苏报讯(苏报融媒记者 张丫)眼下正值候鸟迁徙季。昨天下午,苏州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在吴中区东太湖湿地公园巡护时,发现了两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据介绍,黑脸琵鹭属珍稀鸟类、世界濒危物种,上一次在苏州发现其踪影还是在六七年前。
昨天下午2时许,记者跟随吴中区林业站、东山镇农林站工作人员、苏州自然湿地学校观鸟专家一起进入湿地公园深处巡护、观鸟,在一处芦苇荡边发现了成群的候鸟,有数十只之多,它们时而盘旋空中,时而落在浅草处觅食,悠闲自在。苏州自然湿地学校总干事、职业“观鸟人”周敏军惊喜地发现,鸟群中竟出现两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他介绍,黑脸琵鹭羽色白,因嘴灰黑色似琵琶而得名,属珍稀鸟类、世界濒危物种。这次发现让周敏军十分兴奋,“上一次看到黑脸琵鹭大约在六七年前。”
除了黑脸琵鹭,这群候鸟中还有成群的野鸭,如斑嘴鸭、绿翅鸭以及苍鹭、游隼等,种类多达20余种。大家还观测到一只带有环志的候鸟。周敏军介绍说,这只鸟是鸟类研究人员专门用来搜集鸟类迁徙路线、繁殖等数据的,平时极少看见,昨天能够观测到实属幸运。东山镇农林站工作人员表示,东太湖湿地公园的鸟类数量远不止看到的这么多,还有很多栖息在芦苇丛中。
鸟类被称为“生态环境的风向标”,是湿地中重要的指示性物种,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与野生鸟类种群数量多少和分布有着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吴中区东太湖湿地公园位于吴中区东山镇,面积达8200多亩。近两年,东太湖实行退渔还湖、栖息地修复等生态恢复工程,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大量鸟类,包括最近刚离开苏州到南方越冬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小天鹅。截至12月10日,东太湖湿地公园共发现158种鸟类,其中包括留鸟61种、夏候鸟28种、过境鸟35种。今年5月至今,东太湖湿地公园共发现29种鸟类,刷新了纪录,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外,还有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和近危物种,如红头潜鸭、花脸鸭、短嘴金丝燕、发冠卷尾等苏州地区的罕见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