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驻昆山记者 占长孙)轻轻拨弄几根悬丝,伴随着锣镲之音,身着各式戏服的木偶或坐或立或卧或跳,为台下观众送上一出闽南风味的泉州提线木偶折子戏。近日,昆山当代昆剧院梁辰鱼昆曲剧场,当天占据“C位”的是一群小巧可爱的戏曲“傀儡”。
“英雄盖世气干云,金戈铁马佐圣君。妖魔鬼怪皆丧胆,华夏江山万古存。”在开场戏《相公爷踏棚·四将开台》中,四个木偶背插彩旗,腾挪翻转,恭迎戏神相公爷踏棚祈福,显得吉祥庄重、撼人心魄。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节目,由原班人马出演。55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应鸿还表演了经典剧目《小沙弥下山》。涉世未深的小沙弥时而奔跑,时而摔跤,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沉默诵经,表情惟妙惟肖,天真烂漫。
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传统戏剧形式,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近两个小时的表演中,来自泉州市木偶剧团的30名平均年龄50岁的资深演员边控线边演唱,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学木偶戏并不容易,一个提线木偶就重两三斤,要丝毫不差地表现出其神态和动作,需要花多年的苦功。”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说,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木偶剧团300余次出访五大洲80个国家和地区,并出版了《泉州傀儡艺术概述》等著作,努力守住木偶戏文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