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策划 陆晓华 高岩
稿件执行 尤薇
和天气一样热的,是最近苏州消费市场“买买买”的热度。
今年以来,我市下大力气出硬招,持续拉动城市消费。据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全市联动力促消费复苏,围绕“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突出特色开展各类商旅文体融合的消费促进活动,举办促进消费主题系列活动1000场,2.96万家企业参与。7月25日拉开序幕的暑期购物狂欢节,全市首批1000多家商户参与,延续两个月的购物狂欢中,预计让利将达3亿元。
从全国看,苏州消费冲上全国各大城市前列,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次于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成都、深圳,在全国排名第七,在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从全省看,上半年,苏州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6.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1%,规模超过南京,位居全省第一;降幅收窄至个位数,同比下降9.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市商务局对苏州上半年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情况分析显示,随着“姑苏八点半”等一系列消费措施的延伸,苏州社会消费意愿明显回升,市场回暖步伐稳步加快,总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探究上半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苏州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的某些重要变化。
新撬动
1.28亿元消费券带起15亿元市场
戒指、项链、手镯,在人民商场一楼黄金珠宝柜台,从木渎专程前来的“家庭采购团”,一口气买下6万多元的“结婚大件”。“团长”黄阿姨介绍,儿子今年9月办婚礼,小夫妻原计划去欧洲旅游度蜜月,疫情发生后改变计划,不过结婚预算不改。“该消费的还是要消费。”黄阿姨说,多买点黄金珠宝等“结婚大件”。
在观前一家知名小吃店内,林先生和女朋友点了焖肉面、苏式小笼等特色美食。“政府补贴,50元秒杀100元现金券”,林先生打开手机扫码后高兴地说:“吃完买东西,还能参加‘苏州锦鲤’抽奖活动,蛮实惠。”
“市民消费出手豪爽。”暑期到来、国内旅游市场复苏等,为“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加了一把火,拉动市民消费热情“旺旺旺”,苏州市场消费新榜单不断刷新。“暑期以来,夜间消费比原来增长一成。”人民商场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夜间消费已占商场整体营业额的三分之一以上,新苏州人、外地游客占比增长,出现成交快、成交率高等新变化。
市民消费更新换代的升级潮汹涌而至,带动消费出现全面开花态势,继高端家电、化妆品、精品服饰之后,黄金珠宝、高端钟表、休闲服饰等大类迎头赶上。人民商场钟视百货部经理陈刚表示,6月以来,市民采购黄金珠宝、高端钟表等集中爆发,最大特点是客单价明显增长,比去年同期高出三到五成。
陈刚分析,客单价增长除了金价上涨因素外,市民消费舍得花钱是关键。6月以来,黄金珠宝、高端钟表等整体消费和去年同月相比,增长二三成。一款国际高端品牌名表,销售比去年同期“翻倍转弯”。
苏州消费市场底气十足,不断加速。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民受惠。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和企业累计发放消费券约1.28亿元,撬动消费15亿元,极大提振市民消费信心,激发消费热情。
新场景
经典“苏州味道”被“端”上网、“搬”上船
从黄焖河鳗、蜜汁火方到樱桃肉、白什盘,市民在手机上轻松下单,就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经典苏州菜。“大热天买菜烧菜太烦了。”老苏州周阿姨说,全家人都喜欢吃传统苏州菜,以往要到饭店,现在想吃啥在家就能用手机点菜,一道道苏帮大菜轮着“换换口味”。
“今年3月底开始探索网上卖经典苏州菜。”吴门人家董事长沙佩智介绍,疫情发生以来,餐饮堂食受到影响,店内尝试把大厨制作的苏州菜“端”到网上。“从苏式冷盆、大菜到赤豆糊糖粥、乌米饭、梅花糕等,目前网上商城‘上桌’的苏州传统菜点已有几十个品种。”针对暑期消费需求,网上商城还设计暑期菜单,市民可以在家轻松开出一桌“苏式大宴”。
“网上下单点菜,还能打折送糖粥。”沙佩智说,线上卖菜4个多月来,消费者“滚雪球”式增长,除了本地市民外,苏州大厨制作的“苏州味道”,还远程“端”到北京、海南、贵州等地消费者的餐桌上。“上网点苏式卤菜成为市民消费新潮。”苏州杜三珍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通过食行生鲜及各种社区网络等发展线上销售,销售额比去年同期猛增一倍以上。
从手机下单到直播带货,市民正在经历从线上买衣服和日常用品等,到线上订购“苏式大餐”、体验苏州船菜船点等,打开消费全新窗口。各行各业“八仙过海”各展所长,在推动市民消费方式创新的同时,为消费市场注入全新动能。
“暑期以来,市民线上购票体验古运河臻膳夜游,品尝船菜船点,人流量比刚开始时猛增二三倍。”鑫震源掌门人林波介绍,今年4月底鑫震源和苏州“东方水城”联手,由厨师团队传承研发的苏式美食水上套餐,搭载古运河夜游、评弹等苏州元素,“搬”上游船试水,通过微信小程序线上购票,全新模式吸引市民尝新。
“为满足市民需求,正在加大投资对游船餐厨设备改造。”林波表示,计划扩展上线去哪儿、驴妈妈等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双线”购票体验模式,拓展市场。
“上网采购、上线销售成为点击率最高的热门词。”在这场席卷全行业的消费方式变革中,百货商家、老字号、生产厂商、餐饮企业等,争相探索“双线联动”创新。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电商平台进一步渗透市民消费领域,展现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上半年,苏州线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340.86亿元,同比增长33.2%,比一季度提升17.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2个百分点。
新赛道
沉浸式消费提供回暖强大动能
苏州消费市场不断回暖的热度,正加速传导至每名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朋友圈里晒吃饭休闲、逛街采购的越来越多。”90后黄小姐说,最近和闺蜜组成的“逛吃组合”每个周末相约,从观前到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等,一个个消费“场子”轮着逛过来,体验各种新花样。
对市场嗅觉灵敏的业内人士来说,随着经济复苏消费提升,全新的历史机遇正迎面而来。
在观前碧凤坊,冒着高温烈日,240多岁的百年老店赵天禄热火朝天装修布置,吸引了众多视线。“今年7月上旬谈下店面,投资近300万元进军观前。”杜三珍掌门人周斌介绍,政府打造“姑苏八点半”等举措,激发苏州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给了企业投资进军观前的满满底气。
“开店开出加速度。”杜三珍旗下赵天禄从7月上旬拿下店面,到7月底进场装修,预计8月下旬开业,前后只有一个多月时间。集团同时启动走出苏州全面扩张战略,计划到年底在上海、南京、无锡、常州、镇江组建分公司。
无独有偶。今年481岁的“子冈”品牌也将进驻观前文化市场。“入驻观前商圈充满信心。”掌门人郭忠华表示,观前子冈珠宝工坊是“子冈”升级转型后的首家高端珠宝订制体验店,开业后计划开出夜间主题策展等,方便市民体验消费。
抓住市民消费升级带来的新变化,如何开拓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近期不少经营者全力探索的“最新话题”。
“市场变了,做大众生意也要有新办法,感觉时间不够用。”今年40岁的卤菜大厨章建华,3月下旬拿下横街市集东的沿街门面,6月启动苏式卤菜体验、采购“二合一”新模式,在提升版苏式白斩鸡的基础上,研发鸡汤面等堂食体验延伸产品,新模式试水一个多月,人流量、销售额成倍增长。8月10日起,他又推出“买苏式白斩鸡送鸡汤面”的创意活动,继续拉升堂食人气。
本地社会餐饮饭店迈出休闲度假全新业态探索。为适应市民健康休闲消费新理念,“老北门”旗下柏漾度假酒店进入紧锣密鼓筹备阶段,在传承传统“苏州味道”同时,开拓阳澄湖生态时令食材为主的特色菜系列,并汇聚儿童乐园、婚庆草坪、爱心岛、果园等时尚网红元素,开拓消费新天地。
百舸争流、勃勃生机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正在为本地消费市场提供继续回暖的强大内在动能。
新生态
内循环给“买买买”带来重大利好
有时候,危机也是转换商机的开始。
化“危”为机,时不我待,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疫情发生以来,本地消费市场受到深刻影响。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整体下降、面临严峻考验的大背景中,我市消费市场出现加速复苏的良好势头。
市百货业商会会长谢怀清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百货业和去年同期比,销售整体累计恢复达到50%至60%。市餐饮业商会会长陈素兴表示,今年上半年餐饮行业稳步回升,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7.23亿元,和1月到5月相比,回升2.6个百分点;目前,全市餐饮行业整体恢复到75%左右,面点小吃、特色小餐饮等恢复居前,不少企业达到去年同期水准。
苏州消费市场回暖底气来自经济向好、政府措施大力拉动,对城市消费产生的持续推动力。
“对下半年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看好。”谢怀清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消费市场是重大利好。4月本地市场消费加速复苏,原来预计百货行业全年累计恢复可达70%以上,现在信心更足,预计可达八九成,居前的消费板块预计将超过去年。
苏州消费市场的回暖底气,来自迎难而上的创新勇气,在消费业态、消费模式的全新探索中跑出“加速度”。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危”中寻机,化“危”为机,这场生死大考,考的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疫情发生以来,大浪淘沙的“洗牌”竞争空前激烈。据统计,部分品牌、企业在困境中退出,餐饮企业关店比例达到15%左右。然而,本地不少企业在新生态中“浴火重生”,千帆竞发争上游,为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开拓全新发展天地。
苏州消费市场上半年变动曲线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