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实现印染行业绝迹,2019年废塑企业全面淘汰。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石桥村,一个曾经远近闻名的“塑料村”,在回归“绿水青山”之后,用特色产业铺就美丽乡村的致富新路;用一方庭院一块菜园,绘就美丽乡村的最美底色。
用一方庭院绘就美丽乡村最美底色
近年来,石桥村坚持党建引领,以产业转型升级、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走出致富路、亮出新颜值。
产业转型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2020年11月初,位于北桥街道石桥村石园路的苏州普绿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业。这是辖区内首家主要从事环保、安全系统工程、物联网智能化开发的科技型公司。
2019年,该公司的前身美迪家具,由于车间管理混乱、工艺落后,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被列入石桥村低层次产业淘汰范围。
企业在痛定思痛中焕然新生。企业将家具厂房清空,投入约600万元对办公大楼、厂区内外进行提档升级,并依托普绿法(苏州)研究院的技术成果,历时一年左右从低效产能企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企业。
石桥村全面推进“散乱污”企业(作坊)淘汰整治和低层次产业淘汰行动
近年来,石桥村全面推进“散乱污”企业(作坊)淘汰整治和低层次产业淘汰行动,累计淘汰整治废塑、家具企业405家,拆除各类违法用地、违章搭建4000余平方米,腾出可利用土地约250亩。
腾挪空间的同时,石桥村加大对辖区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助推本土企业先行先试和转型升级,目前辖区内有5家规上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
农业产业走出绿色致富新路
近日,石桥村水稻田全部收割结束。农户茅红兵、邹叶开始忙碌起来。居家里自然村的连片水稻田迎来新一轮小龙虾养殖。到明年,石桥村稻虾套养示范基地将扩建至200亩。
稻虾套养示范基地实现“一亩双收”
石桥村农业资源丰富。聚焦现代农业发展,村党委积极探索“红色党建+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去年,石桥村成立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鼓励有丰富种植养殖经验的农村党员带头承包田地,以“支部+合作社+党员带头”的模式,大胆尝试探索稻虾套养现代生态农业,在居家里试点打造了60亩稻虾套养示范基地。
茅红兵说:“原本单一种植水稻,亩产值大约2000元。今年每亩产出龙虾200斤、大米500斤,亩产值将近6000元。”
短短一年多时间,稻虾套养示范基地实现“一亩双收”,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
精细化管理提升人居环境
从细节处入手,精细化管理提升村庄环境,昔日“塑料村”逆袭亮出新颜值。
近日,石桥村渡贤桥村民沈金兴家门口的菜地里,各种蔬菜成熟了,果树上也结满果子。沈金兴常采摘一些蔬果,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品尝。
因地制宜打造“美丽菜园”
2020年以来,石桥村因地制宜打造“美丽菜园”,满足村民生活需求的同时,提升居住环境。到年底,“美丽菜园”建设将覆盖至17个自然村。
近几天气温骤降,石桥村东沈埂村民沈明元和妻子忙着将花草盆栽挪进阳光房内保暖。在村里开展的党员家庭户环境提升评比活动中,党员沈明元买来沙石和砖块,和妻子花了10天在院子角落里新砌一个花坛,栽种上花草,带头改造自家庭院。“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每一名村民都是受益人。我是党员,应为大家树个样板。”据了解,目前该村已建成37户“美丽庭院”。(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