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能“看”上海专家。近日,由相城人民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签订协议的高级专家诊疗中心全面恢复专家现场坐诊,50多位顶级专家陆续抵达相城开展定期坐诊。
其实,与上海大医院进行合作共建,苏州其他地方的一些医院也都在尝试,把上海专家“请进来”。比如,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与上海新华医院签约共建“泌尿系肿瘤MDT治疗团队”;又如,苏州科技城医院正式引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临床医学专家团队。
可以讲,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契合的是苏州市民的内心期待。涉及健康,对于普通人而言,看病就医是一件大事,这是大家总喜欢往大医院挤的原因。大小医院就诊不均衡甚至两极分化现象其实折射出的也是普通人寻医问诊过程中对优质医疗资源的焦虑,而缓解的有效途径就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普惠共享。
解决“看病难”问题,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是分级诊疗,分级诊疗中建成基层首诊的关键在于提升基层医疗的条件和水平,说白了就是要做优家门口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之下,家门口就能坐享优质医疗资源变得越来越可行,也越来越频繁。沪苏同城化是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使命,苏州在沪苏关系的迭代升级中可以更好承接上海全方位的溢出和带动效应,比如科技、创新、人才、项目、资金、产业等,但可能相比于这些资源溢出,优质医疗资源的溢出更能直观地给普通人的生活带去“小确幸”,这样的沪苏同城化应该先行一步。
事实上,苏州抢抓机遇尽早尽快融入长三角医疗一体化,不仅给苏州的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福音,对苏州本土的医疗机构而言,借助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可提升自身品牌和口碑不说,也是实现自我突破提升的好机会。由此可见,苏州与上海两地之间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建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快些、更大些。(苏报融媒评论员 杨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