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锋)昨天上午,由中国辞赋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许结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孙晓云创作的文集《中华匠心》在第十二届江苏书展举办新书发布会,带领读者走近传承数千年的中华工匠记忆和工匠精神。这也是孙晓云连续第十二次做客江苏书展。
《中华匠心》从名匠、佳制、绝技、初心、文萃5个方面辑录、筛选文采优美并有时代意义的古文,分列于5个篇章。文本选编主题向上、文采优美,辑录了中华历代名匠和佳制,汇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聪明才智和匠心技艺,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展生产、创造财富、珍视初心的实践过程,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历史创造,昭示了有关道与技的文化思考。与此同时,该书借著名书法家孙晓云之笔,以俊逸疏朗的行书书法为载体,用传统文献美文加注解的方式呈现,传承数千年来中华工匠记忆和工匠精神。
谈及书写《中华匠心》时的所思所感,孙晓云表示,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便想策划一本以大国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好书献礼,于是邀请许结收集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关大国工匠的名字、事迹、成就的文章,辑录成册后进行书写。全书共34000多字,她在1个多月内写就,赶在江苏书展之际与读者见面。
许结表示,该书最初名为《中华百工录》,经孙晓云提议改为《中华匠心》,因为书中有一部分讲述的就是“初心”,而有心之人才能做出有心之事。“新书有三大要点值得分享:一是用史传展示中国古代百工的创造精神;二是我们应打破过去‘重道而轻技’的认识,中国古人往往是文理交会于一身;三是本书通过古人所写的美丽文字来展示工匠的创造伟绩和精神风范。”许结说。
活动现场,孙晓云还和观众分享了她近日出版的《书法有法》(彩色纪念版)和《日读论语》。作为唯一一位连续12年参加江苏书展的作者,孙晓云表示,每年举办的江苏书展促使她每年都要奉献给读者新作。在这股动力的催使下,在如此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她也产生了充沛的工作热情。而每年带来新作,也是接受读者检阅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