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就是战时,“战时状态”的苏州,正在全力以赴与病毒斗争。随着一系列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措施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形势也出现了积极进展。
据2月22日下午召开的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月22日0时至15时,苏州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普通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在管控范围内发现。截至2月22日15时,苏州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2例,无症状感染者25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与本轮疫情发生初期明显不同的是,目前的新增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在管控范围内发现的。更令人宽慰的是,对查明的密切接触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对确有感染者的场所已严格落实了相关消毒措施。
战疫最考验行动力、执行力,一应措施能否又细又实,是对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的综合大考。本轮疫情发生在春节长假后不久,发生在人口多、货物进口量大的苏州,再加上快速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使战疫形势十分严峻复杂。能否加快流调追踪溯源,能否抓紧做好更大范围核酸检测筛查,能否从严管理封控区、管控区?……在此应对过程中,苏州通过每天一场新闻发布会拉出“对账单”,请广大市民监督,也请广大市民放心。从截至2月21日18时已经确定的中风险地区来看,尽管数量累计增加到55个,但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些“地区”绝大多数是某个小区的一栋居民楼或者是某家商店等,而不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一个区域,像这样又细又实的一项项精准措施,累积起来、扩展开去,无疑就是让原本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只要每个人做到自防自控,全社会就能实现群防群控,新冠病毒就必定可防可控。
战疫最需要系统作战、协同配合,一项措施是否又细又实,往往需要通过若干个甚至很多个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比如,“1392.5万人份区域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这个可喜的结论,是建立在多个区域的核酸检测基础上的,每一轮都需要一个个社区的居民与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医务人员的紧密配合,还需要基础设施跟上、后勤物资跟上等。某个不起眼的环节掉链子就很可能影响到核酸检测的进度和效率。为啥6个城区2月22日开展的新一轮核酸检测出现了“随到随检”的好现象?除了社区居民越来越淡定,不再像刚开始那样一拥而上“轧闹猛”外,连日来公开透明的新闻发布会、疫情防控通告,检测力量的加强、服务效率的提高等,都起到了“稳定剂”的作用。
战疫最需要一鼓作气,与病毒的较量就是一场殊死的搏斗,容不得停一停、松一松,必须以又细又实举措安民心、稳大局。精细化治理的针脚越细密,城市的运行就越顺畅,整个社会的抗压能力也会越高。本轮战疫以来,苏州城乡一系列抗疫组合拳的顺利打出,不是临时迸发出来的,而是根植于城市治理体系的每一环节。都说“有总结才能有提高”,战疫过程本身其实也是一个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好机会,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针对发现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以又细又实举措,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管控,进一步有序开展核酸检测,进一步做好隔离管控工作,坚决把各项管控要求、规范和标准严格落实到位。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本轮战疫是一场大考,疫情形势出现向好迹象,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防控。咬紧牙关,战疫到底,我们的城市就一定经得住考验,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让我们携手并肩,一起拥抱春天。(苏报评融媒论员 金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