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晚,很多市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动态行程卡“摘星”了。截至当天,苏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已经连续7天“无新增”。专家研判,随着社区传播风险的逐步下降,苏州本轮战疫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种阶段性成果体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上班族恢复了早出晚归,餐饮店恢复了堂食,“神兽”们陆续回到学校。不少人在朋友圈感慨:“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市疫情防控工作点调会指出,现在要以只争朝夕的干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换而言之,就是要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开足马力,全力以赴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上去。
“防得住”才能“放得开”。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在继续。只有狠抓常态化疫情防控,才能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加强社会面防控,扎实做好疫情扫尾、外防输入、复学准备等各项工作,筑牢坚固防线。医院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从严落实疫情防控、健康管理、院感防范等各项措施,切实发挥好“哨点”作用,优化便民核酸采样等服务,织牢织密防控网。针对中小学生,要以科学精准防控保障复学复课平稳有序,切实做好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学校各类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
“放得开”就要“跑得快”。毋庸讳言,这轮疫情给不少企业造成了一定影响,比如餐饮等行业,疫情期间停止堂食或关门歇业,都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保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我们必须把疫情期间“摒牢”的那股劲保持下去。3月5日,苏州及时出台了46条政策举措,力撑市场主体,给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保障,倾心倾力解难纾困。现在,我们必须协力同心加速复工复产。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开展环境消杀,确保商超企业复工复产;激活线上招聘,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稳岗就业;推出金融优惠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疫情不可能阻挡发展的步伐,要进一步巩固最优营商环境、打造最佳比较优势,大力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提振消费等重点工作,紧盯全年目标不动摇,全力以赴完成一季度各项工作任务。
想要“跑得快”,必须“抓得准”。创新是第一动力,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建设创新集群,当好创新发展主力军。疫情期间,医药、数字等行业逆势增长,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亮点。苏州作为全国唯一进入创新型城市前五的地级城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相当优势。苏州要充分发挥自身服务能力,帮助更多创新型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尤其要发挥资本纽带作用,吸引创新人才、整合创新要素、招引创新项目、搭建创新平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支撑,加快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集群,以此带动各种创新资源、要素汇聚苏州,打响“人到苏州才有为”品牌。
“百舸争流,只争朝夕”。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是干事创业需要的一种气、一股劲,是追赶超越需要的工作作风、精神状态,是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在春暖花开之际,我们一定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向好,统筹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等工作,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苏报融媒评论员 苏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