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购物消费去哪里?如今,伴随着“首店经济”的兴起,苏州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正在越变越大。与传统意义上的逛商场、买东西不同,眼下的购物消费实际上是指包括各种新消费、新体验在内的需求满足,而“首店经济”带来的品牌、时尚,正好既能有效地满足消费需求,又能创造消费需求、引领消费需求。

“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它不仅仅是满足需求,更多的是创造需求,代表的是消费时尚。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上海是全国“首店经济”的发端地。比如,1992年,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第一八佰伴”落户陆家嘴;1989年上海首家肯德基开业,1993年百胜大中国区总部从香港迁到上海,带动中国快餐行业的变革;1995年,上海引进家乐福超市,并在几年间吸引麦德龙、易初莲花、欧尚、大润发等商业在上海设立公司总部;1996年,率先引进日本罗森便利店,为全国的便利店树立了标杆。

苏州是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双面绣”,既镌刻着江南古城的精细秀美,又赋予了现代都市的斑斓底色。再加上,开放是苏州这座城市最鲜明的特征,以及庞大的消费需求就摆在那里——去年,苏州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万元,居全国城市第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000亿元、增长17.3%,位居全国城市第七。凡此种种,都为“首店经济”的发展、壮大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首店经济”在苏州看似一夜爆红,背后实则是苏州商业厚重的历史积累。在历史上,苏州就留下过时尚之都的印记。近年来,以开放赋能发展,苏州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商业领域,各种新载体、新模式、新业态纷纷涌现,这些都为“首店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19年至2021年,苏州首店落地数量逐年递增。那么,苏州的“首店经济”为啥能够兴盛起来?专家们的观察与分析可谓入木三分:一是改革开放的程度,不少新举措、新政策在苏州先行先试;二是“商业地标”的重塑,其中姑苏区、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首店以国际、国内一线品牌为主,主要有美罗、泰华、久光、比斯特等高端商业载体;三是离不开政策制度的突破,比如,去年10月苏州市在全省率先发布《关于支持发展品牌首店的若干措施》,对本地制造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的支持金额最高可达400万元。

首店不只意味着地理位置的首选,而且体现着发展样态的首创。无论是国际品牌的下沉,还是本土品牌的崛起,首店凭借区域唯一性、跨界融合的优势,创造出新颖的商业模式,引领新潮的消费趋势。比如,会员制仓储连锁超市给新零售业态带来启发,沉浸式文化体验为餐饮行业打开思路,室内游乐场让休闲娱乐打破空间局限。与此同时,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消费内涵,这为首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在高新区、相城区、吴江区、吴中区首店以智能化、新零售品牌为主,业态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年轻消费人群的喜欢。

壮大“首店经济”,引领消费时尚,苏州大有可为。当前,苏州正在积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通过打造国潮品牌、新锐品牌跨界联名等首店旗舰店,支持苏州老字号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等,加快推动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集聚,为城市繁荣注入了崭新活力。(苏报融媒评论员 金 根)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去“梨花里”赏“梨花飞雪”
百万郁金香 花开香满村
春江水暖
田园如画
打铁花
紫荆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