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物业管理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事关千家万户,既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矛盾比较集中的领域之一。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物业作为居民日常生活最前沿的保障单位,在社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小区物业管理似乎就是一地鸡毛蒜皮,但“术业有专攻”,只要做精做优,做出标准,打响品牌,就照样能成为资本市场上受欢迎的香饽饽,比如“苏新服务”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8月24日,苏州高新区企业苏新美好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苏新服务)以“云敲锣”形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家区县级国有物业上市企业、江苏省首家国有物业行业上市企业、苏州市首家国有港股上市企业。

小区物业突围,需要各方都拿出新思维。这是2014年《苏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出台之时,人们对于小区物业管理引发的热议与思考。居民不缴物业费,直接造成物业公司经营困难;物业公司经营困难,小区陷入乏人管理状态。改变这种“双输”状况,需要参与各方通力合作。其中,物业管理企业要改变“小散弱”局面,以过硬的实力,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尤为重要。“物业城市”管理模式便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诞生的新鲜事物,一出现就受到国内众多城市青睐,纷纷学习、借鉴。

“物业城市”管理模式是将城市整体作为一个“大物业”,通过“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力量”“管理+服务+运营”相融合方式,以专业化的服务总包、模块化的服务划分、社会化的治理结构、精细化的治理手段,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很显然,承担这种角色,相比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资本,具有提供公共服务产品职能的国有资本更加适合。而“苏新服务”具有的正是这种特质,多年来专注于城市服务与物业服务两大业务板块,并积极拓展人才公寓运营管理及物业资产管理业务。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战略性投资长三角地区优质物业服务企业和垃圾转运处理等市政企业,扩大和丰富增值服务,开发智慧城市及智慧物业服务系统,持续提高城市服务及物业服务的营运能力和整体实力。

“买房一阵子,物业服务一辈子。”刚开始的时候,购房者买房时问的多是价格、户型等问题,再后来就是关注小区的地段、配套。而现在,购房者也更注重小区的园林景观、物业服务。物业服务已成为决定小区“价值”的重要指标。随着业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购房者对于物业服务也越发关注,例如小区是哪家物业服务公司入驻、物业费收多少、资质如何、物业服务内容包含哪些方面等。随着移动互联技术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物业服务企业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迎来了巨大变革。人们在买房时常忽略掉的物业,却往往对今后生活舒适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既然物业管理那么重要,而“物业城市”管理模式又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不妨以“苏新服务”为蓝本,不断做大做优国有物业管理企业。比如,姑苏区积极探索物业管理新举措,试点共享物业、智慧物业、街区物管,倾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其中,所依托和倚重的应当也是国有物业管理力量。(苏报融媒评论员 金 根)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树山早茶开采
添绿长江
走进春光里
春景美如画
桥下空间大变身
走进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