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苏报评论员 望 路

大运河激荡澎湃动能,文化博览会盛况空前。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日前在苏州落下帷幕。本届运博会创新办会模式,线上线下互动,场内场外联动,聚焦科技赋能,强化国际元素,吸引了近10万人次走进运博会的主题展及相关活动,线上受众突破3.7亿人次。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正在不断推进,各地在挖掘和传承运河文化过程中,打造了很多独具文化地标性的景点项目,丰富了大运河文化内涵,已成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更为广大人民群众创设了休闲的美好空间。因此,从本届“运博盛宴”上就能看到,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新水平,仍然具有很大的空间。

文旅融合发展的持续推进,激发文旅产业潜在动能,要充分用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契机,全面提升对各类文化资源的整合能力。目前,苏州正在对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做系统谋划,以重大活动为抓手带动文旅消费,比如运博会、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交易博览会、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中国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等。苏州还坚持以品牌营造为重点,打响文旅品牌,包括姑苏八点半、江南小剧场等特色夜间消费品牌。同时,把江南品牌文化的建设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争当大运河沿线的示范城市。

文旅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入推进,尤其要着力推出文旅消费的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从活动中评选出的一些文旅场景和优秀消费案例来看,苏州博物馆西馆和苏州本色东西桥市集等项目,无论是文旅场景的设置,还是项目的品牌打造,各地只有满足人们对文旅休闲和感知运河魅力的新需求,才能打造更多独具地方特色和文化韵味的新项目,更好激发文旅市场的活力。虎丘夜景之所以成为游客青睐的一个好去处,就在于它能借助新技术展现新颜值,同时还增加了很多新的文旅项目。

文旅融合发展需要用好创新方式,让数字赋能为运河文化注入新活力。本届运博会就利用人工智能、混合现实、虚拟成像、互动感应等数字技术,打造了文旅新场景,展现了沉浸体验感十足的运河游园会。当前,数字经济已深刻影响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生产、消费、传播模式。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文旅已成为文旅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主要方向,成为发展的一个“风口”。目前,苏州等地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不断凝练展现运河精髓,助推大运河文化旅游业态朝品质化、融合化发展,已逐步展现出澎湃活力。

当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处于一个持续推进、亮点频出的阶段。第四届运博会捧出的文旅盛宴,不仅很好地展示了建设成果,而且预示着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苏州瞄准打造大运河“最精彩段”的目标,各地都在深入挖掘运河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文旅景点,充实文旅融合项目的内涵,积极探索文旅消费新方式。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就一定能够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活力,更好助力打响“江南文化”品牌。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冠军进校园
萌娃春游
授粉
义诊进社区
戎耀联盟成立
虎丘山采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