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是苏州的一大特点。苏州科创综合实力连续12年全省第一,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的重大工程建设常常都能够见到“苏州制造”的身影等,足以证明苏州的科技创新实力非凡。前天市政府召开的创新工作例会,又一次聚焦创新,进一步优化苏州的创新环境,链接更多优质创新资源,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打造创新高地就必须厚植创新生态。项目、资金、人才……科技创新离不开各种要素集聚,但不等于是创新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打个比方,市场主体是植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共同发挥作用,各类园区提供的是土壤,金融提供的是水分,政策就像阳光,人文环境就像空气,共同组成一个催生产业创新的生态系统。而且,这样的创新生态应当因地制宜,顺应当地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比如去年以来,重点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集群,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国“创新集群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以及把构筑“一圈一带”——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等,这一切都是为了厚植创新生态,让苏州成为创新的沃土。

厚植创新生态“一直在路上”。以科技体制改革为例,从顶层设计出发,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力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科技创新松绑减负,实施“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好制度。首席科学家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接下科研任务并承诺完成,而科研机构赋予首席科学家充分的科研自主权。没有经费使用的限制,没有编制的束缚,也不用为繁杂的行政事务发愁,在规定框架内首席科学家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干,无论是“从0到1”还是“从1到100”,这样的科研制度都有助于科研成果的涌现。此次苏州围绕创新推出的三项政策《关于进一步促进苏州市科技创新券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州市打造科技服务业发展先导城市行动计划》《关于推进全市科技保险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若干措施》,就是分别从三个方面做优创新生态,促进苏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科技创新是一场马拉松长跑,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可能抢占先机,谁就可能赢得巨大发展优势。苏州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培育国家材料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纳米、光子、声学等领域技术优势;二是要加强人才引领驱动,完善全方位、定制化人才服务,建设一批高品质人才社区,持续擦亮“人到苏州必有为”工作品牌;三是要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重点产业,深耕16个优势细分领域,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等,不断壮大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和势能,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苏报融媒评论员 金 根)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立体栽培
别样春意
最佳位置
万物“耕”新 奏响丰收序曲
立蛋迎春分
乡村春色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