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苏报评论员 金 根

“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这是2009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所指出的。10多年过去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苏州的实践已经可观可感。

日前,“2022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苏州位居第三;而在“2022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前100名”榜单中,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分别位居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和第五名。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主要特色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对于一个地方、一座城市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具体直观,有一系列数据可监测、可评价,比如经济发展和经济体系现代化、人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文化建设和市民素质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中国城市基本现代化监测评价公布的榜单,依托的就是各座城市2021年度的公开数据。

中国式现代化苏州一直走在前列,所有重要特征都在苏州有集中、显著地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描绘的“强富美高”宏伟蓝图,在苏州大地上展现出生动的现实图景——

一是“经济强”的基础更加雄厚。苏州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于2020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2021年达2.27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在2021年达4.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苏州进出口规模在2021年达到历史新高的3921亿美元……二是“百姓富”的成果更加丰硕。数据显示,2021年,苏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91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8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8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53∶1。三是“环境美”的底色更加鲜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方针,长江干流及主要通江河道水质全部达Ⅲ类及以上,太湖围网养殖拆除、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任务全面完成,实现太湖连续14年安全度夏。四是“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名片更加亮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满堂红”、双拥模范城“七连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苏州正行进在路上。

今年以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苏州始终保持永不懈怠、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比学赶超、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已经在苏州城乡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苏州人更注重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比如,为了抢市场、拼经济,“两趟包机”让苏州又上顶流,前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直飞三国,两次集中“包机招商”,动作快的不只是招商部门,新一轮“企业大走访”又在苏州全市展开。又如,为了抢时间、惠民生,一站式看诊配药的“苏州模式”又成了全网羡慕的对象,短短几天,全市就设置了1035个便民发热诊疗站。再如,为了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加速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东太湖隧道、苏州湾隧道、阳澄湖星济隧道工程近日同时开工,掀起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热潮。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冠军进校园
萌娃春游
授粉
义诊进社区
戎耀联盟成立
虎丘山采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