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樊树林

某地一市民吕玮最近收到一条《米小圈上学记》的借书订单。她打包好图书,不久快递就上门把书取走了。图书馆里的《米小圈上学记》显示已借出,读者王一帆本以为只能花钱购买,却无意间发现了当地图书馆推出的“易本书”家藏图书共享平台——在线注册后,就可以上传自家闲置图书供人借阅,也可借阅别人的藏书。

随着全民阅读载体的不断创新,图书的“漂流”交换形式正在日趋多元化,各类图书资源的统筹整合形式也渐渐多样化,而读书分享的社交活动成为生活中的一景。佛山图书馆推出的“易本书”项目是一种好尝试。“易”乃“交换”之意,也有“容易”的意思,点出了通过图书交换、分享家庭藏书的核心理念,以及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轻松便捷服务的宗旨。

书籍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读书是承继文化的重要方式。除了遍布各地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多彩外,民间的藏书也是浩如烟海,而不少家庭的藏书不仅图书馆难以找到,即便是网络上也难以购买,在全民阅读的今天如何盘活民间的藏书,满足大众差异化、个性化的阅读各地也在不断探索尝试。

只要注册“易本书”,工作人员会上门为家庭藏书进行编目,然后个人用手机就可以扫码上传藏书供他人借阅,也可以借阅别人上传的藏书,方便又快捷。同时,为了保障家藏图书进入公共流通领域后的“安全”,平台还充分进行了技术防范,正是制定了服务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约束机制,解决了信用安全问题。

读书本身就自带深度交流的功能符号、价值属性。在“互联网+”时代,阅读已经从“私人笔记”变成“公开课堂”,读书的乐趣也从“个体的感悟”变为“分享交流”,而阅读的社交属性也通过“易本书”等读书分享的方式、载体逐步被放大,而这正是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预期。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
“樱”你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