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王伟民

每到秋冬季,受不利气象条件及污染输送影响,省内不少地方的空气质量往往就会变差。比如在年初,苏州就启动过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Ⅲ级应急响应。

如今,同样也是如此。为确保“苏州蓝”的成色,苏州紧盯年度目标不放松,及早组织了年底冲刺攻坚行动。近日,又针对突出问题,部署实施扬尘污染防治“十条措施”,锁定在建工地、动迁工地、裸土地块扬尘,落细落实防治措施。

平心而论,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苏州在空气污染防治方面,存在不少特殊困难与挑战。比如,工业企业面广量大、城市建设体量大、能源消费结构偏重于燃煤、机动车保有量巨大等。2018年,苏州下大气力精准解析大气污染物,通过编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梳理了全域范围内污染源状况,摸清了火电、交通、工业、扬尘、农业、生活等污染源基本信息,构建了苏州市大气污染源数据库,精细化解析PM2.5的化学组合、空间来源、重污染过程,并形成了一整套工作方法,从而在2020年打赢了大气治理之战,广大市民盼望已久的“苏州蓝”重新回归现实生活。

冲破污染物压降“瓶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细活”。以此次实施的扬尘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为例,与以前相比,同样的规定,都明显更细化、更具体了。比如,落实工地周边全封闭围挡、落实裸土与物料堆放覆盖、实施湿法作业、路面与场地硬化、有效清洗出入车辆、车辆密闭运输、实施工地扬尘监测、实施远程视频在线监控、实施喷淋洒水抑尘、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等。

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今年8月,苏州部署环境质量“提质增优”六大攻坚专项行动,就是要以最大决心守住生态底线,为高质量发展做好铺垫。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
“樱”你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