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望 路

近来,一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让人眼睛一亮:姑苏区新元二村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打造了一个儿童友好型空间设施,为新村里的儿童创设了一个新的活动场所。再如,相城区黄桥街道为快递小哥专门设立了“暖锋驿站”,给快递员提供了一个暖心的休息场所。

老旧小区改造,不忘为儿童提供活动空间,这样的服务措施尤为可贵。不可否认,很多小区的公共服务项目还显不足,特别在对“一老一少”服务上考虑得仍然不多。实际上,由于老龄化群体越来越庞大,众多家庭的孩子也需要适合他们的活动空间。因此,像新元二村那样的举措,正是弥补了小区服务的空白点,无疑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民生实事。

市民增添幸福感,就需要多一些这样的“儿童空间”和“暖锋驿站”。一个城市的舒适感,来自一项项优质的公共服务。如为环卫工和快递员提供贴心服务的休息驿站、小游园里增添一些长凳或椅子、城市街头增加直饮水供应点等,这些服务设施,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方便,自然会倍感舒心。近年来,苏州各地在优化公共服务上不断推出一些新措施,更好释放了城市的暖意。

做好惠民服务实事,不一定要花很多钱,关键是要用心找到市民的实际诉求。对于一些需要帮助的群体,多一些精准服务项目,就能为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提供暖心的服务。如大热天为环卫工提供的“清凉驿站”,就能很好地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减轻他们的劳动艰辛。可以说,类似的民生实事还有不少可以去做,也能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城市的舒适度如何,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其发展的活力。各地还是要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特别是要主动寻找存在的短板,想方设法加以完善与落实,努力为城市增添更多舒心的服务空间,不断提升市民的满意度。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
“樱”你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