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巧凤
“清单式”推进城市更新发展,“绣花式”开展城市治理维护,娄葑将从“面子”美到“里子”。地处古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的接壤处,娄葑街道这片仅1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怎样才能擘画出一幅令人满意的城市更新的蓝图呢?他们的做法是:三年内落地26个重点项目,主动挖掘发展空间,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力求把最优的城市形态、宜居的城市环境、精细的城市治理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9月26日的苏州市政府常务会议便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苏州市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年底,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打造城市更新苏州样板。
何为城市更新?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社会进行全方位变革的关键时期,城市更新的实质就是基于这一宏观背景下的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变动与重构。即推动城市更新,不仅要有“拆建修补”的物质变化,也要有“以美育人”的精神追求。这个逻辑之下,围绕“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的总体思路,城市更新往大处讲,既要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留住城市之“魂”;又要应用更多美术和艺术元素,改善城市之“貌”;还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守住城市之“根”。
如此说来,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街道社区,既是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美育的重要空间。以娄葑街道为例,近年来,娄葑积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力度,把城市更新作为重中之重,但这种更新绝不是挖掘机的铺天盖地与推倒重来。一座没有记忆与乡愁的城市,是没有“根”与“魂”的。农村需要留住乡愁,城市又何尝不是?对不少“老娄葑”来说,葑谊街这条家门口的老街经过微更新后,如今成为居民争相前往的“网红街”,各类小商铺应有尽有,便利的生活配套里满是最抚凡人心的“烟火气”,便是这条街藏着的乡愁所在。
期待更多“娄葑”可以勇当城市更新“探路者”,在保护和延续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实施城市更新,为打造城市更新苏州样板积极打磨细节、积累经验,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感受乡愁,让发展活力、人文情怀和生活审美在城市里得到更加充分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