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吴湘人

项目建设是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建设项目资料不全、手续不齐怎么办?最近,随着苏州相城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核发一纸项目备案证,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苏州相城区首个享受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容缺审批的企业。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其中,新增投资、建设项目既是稳住经济的有力抓手,更是为经济增长增添动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每个地方都应当“围着项目转、跟着项目跑”,对发现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分析原因,第一时间跟进解决。针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堵点难点,要及时定人定责加以一一排除。

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此方面,苏州各地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都已积累起不少成功的做法。比如,一是“拿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通过合理划分项目类型,针对不同项目类型分类施策,按“全链审批”模式的要求对审批流程精准重塑,实现项目从商务审核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优化,全力保障重大项目“早开工、早投产”。二是建立重大项目协调联络机制,一方面是在线上,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管理平台,实现重大项目的项目生成、规划方案联审,探索水电气信视配套工程并联审批,通过数据共享、部门协同等方式有效避免重大项目在报批阶段“绕弯路”;另一方面是在线下,利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重大项目审批协调联络站,各部门共同为重大项目研究报批报建“最优路径”,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实际问题。三是为重大项目配备服务专员,为投资建设主体提供全流程义务帮代办服务,帮助投资建设主体科学制定项目报建计划,准备和完善申请材料,对项目合规情况进行预研判,有效提升项目审批的“一次通过率”。

破解项目建设难点堵点,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营商环境的一种优化提升。无论是加快项目审批速度、简化审批流程,还是通过承诺制实现立项、能评、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的容缺办理等,考验的是政府精准服务、精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项目建设在现实中会碰到多种多样的难题,只有见招拆招,坚持当好“店小二”,持续优化服务保障,才能为项目建设营造更好的服务环境。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
“樱”你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