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苏州日报》A05版
近年来,苏州公证行业紧扣转型升级,不断拓展创新金融领域公证服务,持续拓展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公证服务,深度拓展创新司法辅助公证服务,加大拓展创新产权保护公证业务,“新服务”“新技术”“新领域”层出不穷……
公证三新:“上云”“通链”“数治”
买口罩也需要公证,你听说过吗?
——2020年2月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引发“一罩难求”现象,为保证口罩订购的公平性,苏州市对首批线上预约、线下购买的口罩进行摇号,在苏州市中新公证处公证人员监督下,从54万余个有效申请中摇出10万个线下口罩购买资格,保证过程和结果公开公平。
在传统印象中,办理公证手续就是“排长队给文件盖章”,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民法治意识的进步,近年来,公证行业早已实现转型升级——针对遗嘱、继承、留学等一系列民生高频事项推出的代查代办、跨省通办、远程视频等“新服务”,扭转了办理公证反复跑腿的现象;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办理公证甚至可以全程“无接触”;在传统领域之外,还出现了许多让人预想不到的“新领域”……
目前,全市公证机构10家,其中9家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1家为2001年司法部首批合作制试点公证处。公证从业人员248人,其中执业公证员105名。全市公证行业年办证量连续3年超10万件,占全省14%。
“苏城存证”是省内首个区块链存证平台。(本版供图:苏州公证处)
“公证链”
——多元延伸的业务新领域
“多设一家公证处,就可少设一家法院”——公证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年,我们能够发现,苏州公证在服务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性越发明显,服务的新领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和技术进步,我市部分传统公证业务减量明显,新型公证业务虽然增速较快,年均增幅超过30%,但总量占比不到20%,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不良品的处置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苏州公证机构通过“区块链+公证”应用赋能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监管,创新打造了“关证一链通”。货物从清点、封仓、运输到销毁的全流程均得到证据保全,经由区块链技术,将相关音视频、报关单、货物清单等材料的数据指纹信息存储在“苏州公证链”。通过搭建“关证一链通”平台,完成“苏州公证链”与海关监管链的跨链数据联通和共享,实现了“单据在线上跑、数据指纹在链上存、公证书在线上出”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为阳光文明执法提供法治保障,同时实现“减税惠企”。“以往,我们对于无法内销和退运的报废保税液晶面板不良品往往通过核销补税或退运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会产生一定的成本,而且耗时耗力。”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振明说,自2020年12月“关证一链通”保税货物公证辅助销毁处置项目首次落地试运行,预估公司每年在不良品处理环节可节省超过300万元的运营成本。
金融业务方面,公证的应用场景同样不断拓宽。昆山市公证处将公证环节嵌入昆山农商银行“小微快贷”业务流程,当事人在线借款过程中,从电子合同签约到在线赋强公证办理,全流程数据信息同步上传至“苏州公证链”进行证据固定,公证处根据申请出具公证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相较于常规的债权文书诉讼流程,该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在线赋予借款合同等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减少履约争议、诉讼程序,有效解决小额贷款催收成本高、执行难的问题,助力防范化解商业银行不良信贷金融风险。昆山农商银行曾有一笔普惠小微贷款出现风险,催收无果后,该银行持昆山市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等向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总共耗时不到20天。
切身感受到公证进步便利的,还有江南文化传承人。对于文创产品设计者而言,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难题。苏州缂丝技艺非遗传承人、祯彩堂工艺社创办人陈文常常因为设计的作品图案被抄袭、维权举证难而苦恼。近期,她通过手机将知识产权成果以图片、音视频形式上传“苏州公证链”后台存管,一旦发生知识产权争议,即向公证处申请出具公证书,为后期维权提供有力证据。“原创设计的点子有了稳妥安心的‘保险箱’,这下终于能放心了。”陈文说。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公证的赋能作用也越发显著。“公证链”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应用已投入使用,利用新型执法仪进行全过程音像记录,做到执法全过程跟踪记录、实时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不仅实现了执法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录”,也解决了如何更科学公正的“存”。太仓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中队执法队员介绍,去年5月,太仓市公证处为当地综合行政执法局一起针对违法夜间施工的执法行为出具首份区块链存证公证书。目前,该应用已在市市场监管局、太仓市综合行政执法单位、张家港市锦丰镇和南丰镇综合执法局等落地试点,今后应用范围将逐步扩大。
“云公证”
——为了少跑腿的便利新服务
对于公证行业而言,立遗嘱、办继承、分财产等业务无疑是“点击量”最高的服务事项。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迁移、代际更替使法定继承关系的确认变得复杂,如何才能尽可能简化服务流程,方便市民的手续办理?代查代办是近年来苏州公证处对此提出的优化方案。吴江区盛泽镇的张先生对此深有感触:“多亏苏州公证处代查代办,不然这次遗产继承手续很难办下来!” 张先生的父亲和祖父在20多年前相继过世,父亲的多名兄弟姐妹中也有一半已过世,部分过世者的死亡信息和家庭户籍档案在辖区派出所无法查到记录,而健在的亲属居住分散,居住地多从农村动迁安置至城镇,整个继承关系梳理起来很困难。公证员根据张先生的陈述理清亲属关系脉络、找准法律依据,多次前往张先生家族原所在地求证,查询派出所档案、村委会档案,并实地走访老邻居、老亲戚,收集证据材料。最终,张先生的继承公证顺利办了下来。去年以来,全市提供代查代办服务近9万件次,遗嘱、继承、留学等民生高频民生事项代查代办覆盖率达95%以上。
“公证员勤上门,市民少跑腿”,成为苏州公证服务的一种普遍状态,“跨省通办”业务同样为市民提供诸多便利。“我身体不太好,多亏公证处‘跨省通办’调取材料,让我这么快就拿到了公证书。” 30年前因为工作原因在苏州定居的唐先生近期办理了父母遗产继承手续,由于其父母和其他亲属都在上海,经过电话咨询,他得知需要收集很多材料,然而自己身体状况可能无法支撑。获悉情况后,公证员主动前往上海调取档案,通过多方沟通成功收集到了档案等各项证明材料,及时办理了该继承公证。
受疫情影响,滞留海外的市民无法及时回国办理公证,成为当下影响公证业务办理效率的客观情况,“远程视频公证”的创新引入和全覆盖,增添了新形势下市民办事的便捷。近期,远在英国的周先生与苏州公证处公证员进行远程视频连线,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完成了身份核验,办理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相关公证。这是苏城公证处办理的首例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公证员对身份核验、视频交流、签字过程全程录像,同时使用江苏省远程视频公证办证平台‘零接触’完成受理、审查、询问等公证程序。”苏州公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外远程视频公证的办理,进一步发挥了公证的职能和作用,提高公证效能,为群众提供更精细、更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
苏州市有关部门正在大力支持苏州公证处全国首批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等涉外公证项目。全市积极推进公证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实践,促进公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搭建“关证一链通”平台,实现“减税惠企”。
“区块链”
——及时保障合法权益的高效新技术
公证服务摆脱传统模式,全面“按下加速键”,数字治理模式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区块链赋能实现的“公证链”技术是“新手段”的代表之一。
传统纸质公证文书的办理流程,需要经过签署申请、制作文书、敲章盖印等一系列过程,没有三五天很难办完。而在苏州公证行业推出的省内首个区块链存证平台——“苏城存证”App上,通过区块链技术,实名注册认证的当事人实现自主取证、公证处后台存证。用户不但能随时通过手机实时将固定的证据以图片、音视频形式记录下来,上传后台存管,上传的电子数据文件还将被计算得出固定的哈希值,与备案信息一起存储于公证处区块链节点,一经上传,无法篡改,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即时性和严密性,为当事人下一步维权提供有力证据。“我在外地工作,本来担心往来办理会不方便。没想到通过线上操作,当天就办好了。”市民黄女士感慨道。原来,黄女士的亲戚在某景点水池边落水,黄女士当即通过“苏城存证”App“拍照取证”功能拍摄了景点水池边的照片,固定现场证据,证明当时水池边未设置“禁止戏水”等提示或者防护围栏。案件进入举证阶段后,急需提交证据,黄女士向苏城公证处申请对上传并保管于“苏城存证”App上的电子数据文件出具公证书。通过电子数据文件哈希值比对,公证员确认黄女士存于“苏城存证”App的电子数据文件自上传之日起未被修改,于是当天即出具了公证书,并通过邮寄方式寄给黄女士。
苏州在全国率先搭建“1+10+N”苏州公证链平台(司法局+10家公证处+N家应用单位),陆续推出区块链摇号、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赋强公证平台等应用,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添力。苏州市“区块链+公证” 法治应用获评2020年数字江苏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和第一届江苏智慧法治十大优秀案例。
今年7月1日,全省首个综合性公证法律服务平台“苏州公证”上线并入驻“苏周到”“苏商通”,整合创新应用,进一步提升公证服务效能。
曾经复杂的公证手续,随着“新技术”在公证服务的应用和普及,被手指轻触屏幕的便捷所替代,让权益保护更加及时,其中的受益者不仅有维权的个人,还有众多企业。苏州某公司系国内知名的自动化设备生产公司,作为一家知识产权密集型民营企业,不仅拥有众多发明专利,还有许多涉及原创技术的商业秘密。近期,该公司发现某竞争公司总是能在第一时间生产出与其设计图纸相近的设备,于是该公司经内部审查,发现某无权接触该类商业秘密的员工违规获取公司涉密的图纸,并多次将图纸出售给竞争公司。该公司负责人通过所委托的律师事务所向公证处申办保全证据公证,以固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证据。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公证员在公司服务器中获取了涉案员工离职前删除的文件目录,经复原文件内容,发现了大量涉嫌侵权的图纸及客户信息资料,为证实涉案员工存在非法获取商业秘密、销毁证据的行为搜集到关键证据。两名公证人员使用苏周到App公证服务中的存证小程序进行录像和拍照,对拍摄的时间、地点、经纬度以及拍摄设备信息自动识别,实时同步上传系统,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证据,让公证的流程更加便捷、高效、及时。
苏州还在大力推动市公证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与更多政务平台数据互联互通,逐步增加“一网通办”公证事项,着力打造“苏州智慧公证”。目前有关部门在积极申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数据公证存证规范》省市级地方标准,推动苏州公证链与苏州政务链、江苏公证链等跨链融合,打造以苏州市为基点,辐射长三角、深入各行各业的区块链司法存证服务网。
(选题策划 朱雪芬 高岩 稿件执行 陆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