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太仓浮桥镇不断推进治理模式创新,持续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门口道路拓宽了,建筑门面翻新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整齐有序停放,环境整洁宽敞……整治提升后的太仓港区(浮桥)集贸中心面貌焕然一新。

十年前,这里曾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占道经营、撑杆搭棚、流动摊点现象严重,市场门口建筑材料、生活垃圾随意堆弃,让前来买菜的市民烦心不已。

太仓港区(浮桥)集贸中心的变化,是浮桥镇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成果。

十年来,浮桥镇坚持提升党建引领效能,激发基层自治动能,强化数字科技赋能,不断推进治理模式创新,持续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着力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样本。

聚焦“关键小事”做好“民生大事”

垃圾分类细则有哪些?如何避免常见垃圾分类误区?垃圾分类督导员的职责是什么……垃圾分类督导员培训课上,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今年以来,浮桥镇已经多次举办类似的垃圾分类“小课堂”。

垃圾分类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直接关乎居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幸福感。为给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十年来,浮桥镇全面开展市容环境、环保安全、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提升辖区治理水平,以绣花功夫做好精细治理、长效管理。

围绕镇容路貌全面提升,浮桥镇将治理网络延伸至背街小巷及支线道路等“毛细血管”,规范占道经营,纠正取缔流动摊,清理乱堆放和违章广告,实现停车位线应划尽划,打造镇中路等示范亮点工程,开展港区汽车站“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点建设,持续扮靓城市颜值。

结合国土空间全域整治、管理区提档改造、老镇更新工程等重点工作,浮桥镇坚持铁腕治污、精准治理,强势清除影响城市环境的“肌瘤”,累计拆违超100万平方米,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737家、木材企业200余家。

疏通“毛细血管”,清除环境“肌瘤”,为城市规划建设拉开空间。十年来,浮桥镇完成中兴街集散中心、浮桥老菜场改造,黄浦泾污水工程、七浦塘二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汇邻生活广场、浮宅路整治改建等等。环境更加整洁、生态更加优良、宜居特色更加鲜明的现代化城镇建设蓝图逐渐成为现实。浮桥镇获评2018年度“苏州市美丽城镇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自转+公转”凝聚基层治理“向心力”

“出租屋存在安全隐患怎么改造?”“阳光房搭建有哪些要求?”浮桥镇六尺社区援法议事会上,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物业公司、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齐聚一堂,展开议事。经过交流讨论,大家达成共识,组建“出租屋合规改造小分队”“阳光房搭建小组”,彻底解决这些烦心事。

十年来,浮桥镇持续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实践,深入推进“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协商能动”机制建设,加快建立“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以浮桥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依托,党建引领,靶向发力,强化“发展型”幸福社区建设,破解社区发展难题,提振基层自治发展潜能和内在动力。

聚焦“自转+公转”,党领群治共创服务新格局。浮桥镇全面实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8个城市社区全部成立“大党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资源共享、社区共治,凝聚社区基层治理“向心力”。

为激发基层自治的内生动力,浮桥镇鼓励社区以“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为平台,组织党员、居民代表开展基层治理类协商议事活动,以“自治+共治”的模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当好社区“主人翁”。

同时,推动村居组织建设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平台载体,引导村民自治,以文明积分、“红黑榜”评比等形式,提升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的积极性。

“千条线”汇成“一张网”

登录浮桥镇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打开“以房管人”图层,点击地图上的点位,就可以实时看到楼栋人员情况、房屋信息、人口信息;平台的AI智能违建系统,通过机器人的智能比对,自动识别违建,实现智能预警……

十年来,浮桥镇通过强化信息赋能,推进区镇智慧大脑建设,将社会治理“千条线”汇成“一张网”,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一键全调度”,助力决策数据化、指挥精准化、考核可视化,第一时间掌握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港城提供信息数据保障。

目前,浮桥镇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共开发了1+4标准模块以及7大特色模块,共计12大模块。同时,利用无人机、一体化平台高清摄像头等资源消除监管盲区及死角;通过“12345”热线、社会综治联动平台等,畅通投诉渠道,真正做到社会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

大数据让社会治理有了“大脑中枢”,“铁脚板”则让服务触角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近年来,浮桥镇共划分基础网格97个,在太仓首推A、B、C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利用网格员、志愿者、“海棠先锋”等资源,以个人巡查与集中巡查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打通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依托“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机制,浮桥镇为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找到了一张“良方”。过去五年,浮桥镇集成指挥中心累计结案件数35万件,结案率99.8%,满意率98.9%。(苏报驻太仓记者 顾志敏 周哲)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演绎经典
共护岸线洁净
今日芒种
画中画
岸线“美颜”
创意“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