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记者从苏州市昆山生态环境局获悉,花桥经济开发区实施的特色修复项目湿地文化宣教园栖息地管护项目结果显示,天福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生态系统更加健康,鸟类、植物、昆虫共记录到1000余种。

近年来,花桥经济开发区通过建设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持续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生物多样性构筑了一道生态安全屏障。在2021年10月12日于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实施的《太湖流域700亩农田停留全中国10%的鸟种》项目被评为“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成为江苏唯一湿地类案例、全国经济密度发达区域唯一案例。

今年,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邀请苏州湿地站、南京林业大学、台湾关渡自然公园等地知名专家学者对园内鸟类种群丰富度最高的区域——湿地文化宣教园开展栖息地精细化管护项目。通过植被清理、微地形营造、水位调控等技术手段,对该区域内的水鸟栖息地1号、2号、8号水塘进行维护管理,针对性地修复水鸟栖息地生态功能,提升栖息地质量,有效增加了鸟类种类和数量。修复后新增鸟种4种,天福总停留鸟种累计达到了214种。

在本年度鸟类调查工作中,专家们惊喜发现天福湿地又增新成员,首次记录到小田鸡、灰树鹊、普通秧鸡和小太平鸟。至此,天福湿地现已监测并记录到鸟类214种,其中包括国家I级保护鸟类1种(黄胸鹀),国家II级保护鸟类32种;监测并记录到维管植物549种,其中包括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4种;监测并记录到昆虫325种。此外,天福湿地还记录到底栖类15种、鱼类35种、两栖爬行类16种、哺乳类9种。(记者 惠玉兰)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
“樱”你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