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静
不少市民都会在家中储存一些感冒药、止咳药、退烧药等,以备不时之需。据《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尽管不少家庭都有家庭小药箱,但我国超八成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与此同时,部分市民由于缺乏科学的储存药品知识,导致药物变质,从而影响药效,缩短了药品的使用期限。
过期药品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还可能被非法回收,再次进入药品销售市场。药品储存都有哪些误区,私人转卖药品是否可行,如何科学处理过期药品?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市民家中的过期药。记者 李静摄
八成家庭不常整理药箱
家中放有大量过期药品
年过七旬的徐阿姨,患有高血压、脑卒中等多发性疾病,平日行动不便。近日,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家庭药师服务团队特意上门为徐阿姨开展检查。一走进徐阿姨的卧室,进入眼帘的便是置物架上的一堆药品。药师团队一一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发现其中一盒替硝唑片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到了有效期。该中心药师许美华立即告知徐阿姨,平日要定期查看药品有效期,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可以将它们送至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处理。
“我从来没有整理过自家的药箱,这次搬家扔了不少过期药。”家住苏州工业园区的孙女士近期在收拾自己的药箱时,发现一半以上的药品都已经过期。“我平均每年会去一两次医院,每次都会让医生帮我配点药。有的药后来也不怎么吃,时间长了就过期了。”她说。
“市民若是翻翻自家的药箱,或多或少都会发现一些需要处理的过期药品。”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查良英介绍,家庭过期药品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据《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家庭小药箱,却有80%以上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全国一年因此产生的过期药品约1.5万吨。为了引导市民养成不囤药、科学处置过期药的习惯,该院家庭药师通过进社区等形式,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提醒市民逐步形成过期药品“分类存放”“可回收”等观念,引导老百姓主动、及时、合理地处置临期或过期药品。
不仅无效还有害健康
不少人陷入存药误区
药品除了要关注有效期,储存方式也非常关键,错误的储存方式不仅会缩短药品的使用期限,还可能会影响药品疗效,甚至使其变质,影响服用者的健康。
前段时间,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来到辖区糖尿病患者沈老伯家中,查看他的健康状况。医生发现沈老伯为了服药方便,特意将包于铝箔中的药品一一剥出,统一放置于空瓶中,一瓶装有多达3个月的药量。服务团队告知沈老伯这样的做法不合理,因为将药品置于空瓶,容易使得药品吸潮变质,氧化分解,缩短效期,降低药效,而且也不便于查看有效期。医生建议沈老伯可以将2-3天的药量剥出,这样既方便服用,同时也不影响药效。
“我连着吃了一周这里开的药,感觉作用不大,症状也没有好转。”市民张女士前两天来到姑苏区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药师李诗雯咨询。在问诊中李诗雯了解到,张女士一直将医生开的“培菲康”等药物放在柜子中常温储藏。李诗雯告诉她,益生菌属于一种活性物质,一般需要储存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中。在常温下,开袋的益生菌一般1-2天就会被氧化,逐渐失去活性。因此,她建议市民将“培菲康”“丽珠肠乐”等药放在冰箱里冷藏。当然,冰箱也并非“保险箱”,市民也不能把所有药品都往里面放,因为药品从冰箱取出后,遇到热空气就容易在药品表面凝结水气,导致药品受潮变质。因此除非药品说明书上有明确说明之外,其余药品应尽量放置在室内阴凉、干燥处即可。
药师在登记回收市民送来的过期药。记者 李静摄
余药转卖他人涉嫌违法
我市共有千余个回收点
在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初期,为了防止病毒感染后出现药品“一盒难求”的局面,家住吴中区的市民汪女士花高价从其他邻居手中购买了多盒退烧药、感冒药、止咳药。随着我国第一波疫情流行高峰落幕,这些费尽辛劳囤积的药物如今已派不上用场。扔掉又觉得浪费,汪女士便想低价卖给自己楼下的药店,但都遭到了拒绝。
闲置的药品如果还未临期,能否转卖给药店、医疗机构呢?上海市锦天城(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姚丹表示,个人药品是不允许转卖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从事药品零售活动,应当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经营药品。因此药品零售需要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个人转售药品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
“与此同时,不少人发现自家的药品过期后,就往垃圾桶里一扔,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查良英介绍,过期药品随意丢弃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过期药品属于危险废物。随意丢弃的药品在分解后容易污染土壤和水体,从而对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一些挥发性强的过期药品还可能成为过敏原。此外,过期药品在随意丢弃后可能会被不法商贩或不法医疗机构二次回收并再次出售,对市民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过期药品该如何科学处置?查良英介绍,我市不少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设有过期药品回收点,市民可将过期废弃药品投放至这些收集点。比如作为过期药品回收点的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去年就回收了20余箱家庭过期药品。这些药品通过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及闭环管理,减少家庭过期药品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也避免了过期药被回收后,再次进入药品市场的风险。
根据苏州市药品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自2006年起,苏州市针对家庭过期药品日益凸显的药品安全隐患,启动了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特色公益性服务工作,向社会公布多家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作为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并联合城市管理部门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281个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就近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