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党费报党恩,一份赤诚表初心。近日,来自胥江军休所和梅花军休所的两名党员老兵以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表达了对党无比深沉的爱,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
“天大、地大,没有党的恩情大。”这是老兵邹文成生前常说的一句话。2月6日,胥江军休所党支部收到了一笔“特殊党费”,朴素的信封里承载着这位九旬离休老党员最后的心愿。
邹文成出生于1932年,1949年7月参军入伍,曾任空军某校无线电教研室主任教员,后移交安置在胥江军休所休养。老人在弥留之际,特意叮嘱女儿代他向党组织再交纳一次党费,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女儿遵照父亲遗愿,将2000元党费郑重交给党组织。对于老人最后的心愿,家人并不意外。邹文成17岁参军入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军队和国防建设事业,因工作积极表现突出,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四等功一次、嘉奖多次。离休后,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多次走进学校为孩子们讲党史,科普航空知识;他还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新冠疫情暴发后均第一时间主动捐款,以实际行动表达一名老军人、老党员的忠诚与感恩。最后一笔“特殊党费”,映照出了对党忠贞不渝的赤诚之心,表达了老党员、老军人对党和人民的深情厚谊与无限忠诚。
近日,梅花军休所也收到了一笔沉甸甸的“特殊党费”,也是一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党员的遗愿。
“我老伴走了,我今天到军休所来找党组织,是要完成老伴的最后一个心愿,帮助他交纳最后一笔‘特殊党费’。”近日,居住在姑苏区的赵洵如老人亲自来到梅花军休所,把一个装了1万元现金的信封郑重地交到军休所支部书记手中。
赵洵如老人的言语让人动容。她和老伴任喜才都是老党员、老军人,老两口相濡以沫过了一辈子。去年年底,任喜才病情恶化,在弥留之际不忘交代妻子帮他完成一生中最后一个心愿,将1万元现金作为一名老党员最后一笔“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为党的事业与社会发展尽最后的绵薄之力。88岁的任喜才生前是梅花军休所党总支的一名军休干部党员。任喜才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参加革命工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曾经多次获得表彰,并荣立三等功一次。任喜才从部队退休后安置到梅花军休所休养,始终以老党员的风范品格积极奉献、关心国家建设、热心公益事业。(记者 钱茹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