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宋巧凤

1月7日,是2023年春运的第一天;而1月8日,是新冠“乙类乙管”的第一天。久违的返乡,注定2023年的春节是特殊的,也是温暖且难忘的。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发布的数据,春运首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3473.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38.9%。增长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牵挂亲人的身影,也是一份份归乡心切的思念。

在防疫新政下,尽管一些城市仍希冀“稳岗留工”,但故乡已向远方游子抛出回家过年的“橄榄枝”。当“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成为一个阶段终结的历史,游子们再也不用喟叹“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事非经过不知难,三年的疫情曾劝退多少人返乡的脚步,只有一条细细的网线连接起游子与家人间的牵念。所幸,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执“手机”相看泪眼的心酸,终成过往。游子回乡,给年迈的父母揉揉肩捶捶背,一起说说笑笑吃团圆饭,让在外工作紧张的神经得以休憩,这是多少线上聊天都比不了的。唯有亲自“在场”,才是春节最实际的仪式感。

只是,返乡百般好,防疫一时难。这个春节,人员流动巨大的“返乡潮”,在传递喜悦的同时,也不免裹挟着疫情传播的风险。这是新冠“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春节,不少地区仍处于感染高峰期,返乡途中感染风险仍不容忽视,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用完善的服务保障呵护好人们返乡的心愿。其中最要紧的是返乡者自身要注意做好全过程防护,始终戴好口罩,备好药品;群体要尽量少聚集、少聚餐;若是自身还未“阳康”,尽量暂缓返乡。回到家乡,聚在一起热闹是人之常情,但还是要留个防疫的心眼。

心中思念千千,人间烟火处处。不用报备、不用落地检、不用隔离、不查健康码……返乡的路途如此畅达,我们每个人都将波澜不惊汇入人海,踏上归家之旅。春节,城市灯火依旧,农村欢庆有余。春运回家路,久违故乡人,出行多防护,疫病荡无存,祝愿所有游子春运所行皆坦途,健康平安常欢愉。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
“樱”你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