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评论员 王嘉言
加快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突破成势,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苏州在昨日召开的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上提出的新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苏州的使命担当。去年年初,苏州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产业为第一支撑,把产业创新集群作为提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牵引,加速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起势、成势,产业创新大潮澎湃。
一年后,苏州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产业长板拉得更长、规模做得更大、竞争力提得更优,产业能级加速跃升,踏上了集群优势融合发展的新征程。数字经济的蝶变正催生产业创新集群的聚变,成为苏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鲜明亮色。比如,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太湖新城、高铁新城、太湖科学城等各类空间串珠成链、深度融合。各种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均彰显了苏州的产业创新集群正在全面起势成势,产业创新的大潮澎湃正推动苏州制造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乘风破浪、起势正劲,奠定了向更深层次迈进的坚实基础。如果说从体量庞大到创新集聚是苏州产业由大到强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则是摆在苏州面前的一个新使命、新考题。就此而言,推进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正当其时。
融合发展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本质特征。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既有产业演进基础上的递进生成,也有零基础的创造性生成,这两种形式都离不开“融合”二字。比如,融合了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新材料产业优势、装备制造产业优势后,苏州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汇聚了强大的发展优势。“集群”的创新质效,不仅取决于行为主体各自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相互联动和合作,以及由此产生的创造性协同。因此,我们要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从要素“相加”迈向要素“相融”,加快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网络,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决定胜势。瞄准数字经济“新赛道”“主赛道”,聚焦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锻造产业创新集群发展领先优势;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不断激发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内在动力;三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强化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关键支撑;四是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有效空间。
其中,苏州目前已在细分领域产业创新集群中初显成效,比如张家港的新能源、常熟的声学、太仓的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都能立足各地的资源禀赋,形成独特的创新集群优势和竞争力,这无疑有助于苏州放大格局,把“成势”转化成“胜势”。为了有效地促进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苏州加快市域一体化发展,十大板块大力发展各具优势的产业创新集群,通过空间重构,实现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化。
产业兴,则城市兴。不久前,苏州在开年第一会上发出了“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最强音。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可以说是苏州践行“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具体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聚焦融合,巩固起势局面、夯实成势根基、形成胜势格局,苏州产业长板将更长、规模将更大、竞争力将更优,真正实现“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持续激荡出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