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根
抓发展必须抓项目。重大项目是稳增长稳投资的有力支撑,是调结构转动能的关键抓手,是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聚人才抓创新的重要载体。如果一个地方手里没有一批重大项目,那么高质量发展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坚持项目为王,把工作项目化、目标具体化、项目清单化,是苏州多年以来在实干中形成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推动全市经济加快回升向好关键时刻,苏州前天召开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会,再次强调要抓住项目着力点,抓出发展加速度,以高质量产业项目加快推动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是靠一个个高质量项目支撑起来的。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要求,推动全市项目建设实现三个“超”:工业投资增速超全省平均增速、项目落地推进超序时进度、项目招引成效超去年同期。但同时更要看到,与杭州、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相比,当前苏州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无论是在手的重大项目数量还是签约项目落地率、实在度等都还不够理想。“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只有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拧紧思想的螺丝,上足行动的发条,全力以赴把工作往前推,把进度往前赶,把服务往前靠,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才能让“稳”的基础更巩固、“进”的势头更强劲。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全市各地各部门都要切实扛起责任,始终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盯国家政策导向、省委重大部署和市委决策意图,谋划和储备一批引领性、支撑性产业项目,迎难而上,积极主动抢先机、开新局。“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一要把招引大项目摆在首位,苏州的制造业产业规模、配套能力强,只有抓好重大产业项目,持之以恒锤炼实体经济看家本领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二要围绕全产业链持续深下去、细下去,缺啥补啥,打造“压不垮、搬不走、拆不散”的产业链;三要只争朝夕推进项目,做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中,抓干部作风、抓营商环境,项目建设就是主阵地、主战场。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项目建设的成效,直接检验着领导班子强不强、干部队伍行不行、干事劲头足不足。简而言之,工地就是真抓实干的阵地,项目进度和质量就是衡量业绩的标尺。因此,全市上下要共同营造大抓项目、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扛起责任,比学赶超,奋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为全市经济加快回升向好提供坚实支撑,为苏州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