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群贤毕至的苏州,是放飞梦想和施展才华的乐土——平均每4名苏州人中,就有1位是人才;平均每40名苏州人中,就有1位是高层次人才。

人才,是苏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用好人才的前提,是留住人才。只有让人才住得起、住得好、住得开心,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乐意扎根苏州、建设苏州。

聚焦“产城人”深度融合,围绕打造“归国人才首选城市、最佳宜居宜业城市”目标,近日苏州召开全市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发布系列政策和举措,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为深化建设“苏创湾”高品质人才社区吹响新年号角。

苏州市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

直面如火如荼的国际人才竞争新形势,苏州锚定高品质人才社区,积极统筹谋划人才驿站、人才公寓和人才社区建设,打出了一连串引才聚才的精彩“组合拳”。

在苏州这一连串“组合拳”中,尤以高品质人才社区,最为“到肉”。

构筑生态

先说这“百千万亿”。在苏州宏大的人才战略架构中,“百千万亿”究竟指的是什么?没错,是“百家、千间、万套、亿元”:

为服务来苏求职就业的青年,苏州全市已建设“苏青驿”人才驿站104家,提供人才客房2562间,床位4761个、公共活动面积2万余平方米,至今已累计服务来苏青年1579人,提供免费住宿4633晚;

苏州发布《关于加强苏州市人才租赁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3年内提供不少于10万套人才公寓;

苏州“人才乐居”工程对引进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300万元的购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本科、硕士、博士分别给予不少于2万、3万、5万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乐居政策已惠及超12万人才,补贴总额超9.3亿元;

到2025年,全面建成一批全国领先的高品质人才社区;

苏州始终致力于让人才“居者有其屋”。

“百千万亿”不仅彰显了求贤若渴的苏州实打实的“吐哺”之举,更表明已锚定高品质人才社区的苏州,其引才聚才战略的指导思想正从传统的、略显“硬邦邦”的“拼政策”,加速转向更加立体而富有未来感的“拼生态”——高品质人才社区,正是支撑这一战略转型的关键支点。

那么,高品质人才社区的历史脉络在哪里?有哪些鲜明的苏州特色?又凝聚了怎样的苏州用心呢?

2022年1月召开的苏州市委人才工作会议要求,把布局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作为推动人才安心、安身、安业的重点工作来谋划推进。这样做的目的是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营造更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塑造独具魅力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打造以人为本便捷舒适的宜居环境。

4个月后的2022年5月,苏州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至此,高品质人才社区的建设工作正式拉开大幕。

熠熠生辉的苏创湾·太湖新城CBD总部科创区。

苏州打造的高品质人才社区,决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高学历人才扎堆的住宅小区,而是锚定最高标准、对标最好水平并全面融入国家“3+N”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的人才生态体系。

这个生态体系集创新资源要素交融、人才发展生态提升、江南文化链接融合与体制机制改革先导于一身;既是高层次人才集聚区,也是以人才发展助推区域品质升级的创新实践,更是高品质人才汇聚的科创高地、特色产业集聚的双创平台以及产城融合的生产生活空间。

深耕布局

今天,高品质人才社区已如雨后春笋般从苏州各个板块竞相涌起——东渡人才港、人才归谷·UWC+创新岛、智汇谷、智谷小镇、太湖新城·CBD总部科创区、太湖新城·数字经济创新港、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平江文创人才SOHO、独墅湖科创湾和太湖科学城高品质人才社区,正以连点成面的强大气势与五洲四海的人才们紧紧拥抱。

圆桌观察员注意到,来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只是最低配置。高品质人才社区真正追求的是满足人才创新创业、社会交流和文化消费等多元需求,从而建立人才聚合型城市的科创大生态。

独墅湖科创湾人才社区是一个融创新生产和娱乐休闲于一身的综合体。

这个独具特色的科创大生态能够科学布局高品质人才社区内的产业、居住、教育、医疗、商业、文体等综合功能设施,提升国际化品质;吸引优质院校资源,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对在人才社区设立外籍(海归)人员子女学校的,给予审批便利。同时,推行国际医疗保险直付系统,鼓励用人主体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

比如总面积11.58平方公里的独墅湖科创湾人才社区,迄今已初步形成了“研、产、餐、住、游,购、娱、金、教、卫、健、服、管、治”一体化的良好生态。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所、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家队”科研院所和中外知名高校,都星列其中。发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都有了重要的载体。这里还建设了一批高档优质的公租房小区、人才组屋、商品住宅小区以及人才公寓,国际融合服务中心也在人才社区内。完备的教育服务体系、医疗健康资源、公共综合设施与休闲景观,一应俱全。

如果说作为高品质人才社区品牌标识的“苏创湾”,寄托着“有一种希望叫创业在苏州”的话,那么同样火出圈的“苏易居”和“苏青驿”等品牌,则寓意着“有一种幸福叫生活在苏州”。

为缓解异地求职青年阶段性住房难等燃眉之急,苏州全力打造人才驿站,为求职期内有短期过渡需求的青年人才提供免费住宿。比如大学生在毕业前1年、毕业当年以及毕业后2年均可申请,前后时间跨度长达4年。

人才驿站可为来苏州求职的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

从深层次、制度性突破入手,苏州建立起人才住房保障工作市级层面统一标准。如今,通过新建、盘活利用或改建、市场化筹集等多种方式,苏州全市已累计提供人才房房源8万套。2023年,还将新增青年人才公寓2万套。

苏州,正在加紧建设百个人才驿站、千间人才客房、万套人才住房和十万套人才公寓,为四方人才提供丰富的安居“大礼包”。

情感纽带

苏州常住人口是1270多万,其中人才总量则高达343万。343万人才中,高层次人才占1/10,有34万。

2022年,苏州开始致力于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这一年,苏州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大涨20.7%,跃升至13473家。仅仅居于北京、深圳和上海之后,首次冲至全国第4。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4.36万亿元,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了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2.5%——规上工业企业中,高企占比34.2%。

群英荟萃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内诞生了大量的前沿科技成果。

并不是所有的人才都从事高科技和制造业工作,行政、教育、金融、媒体、物流、餐饮、娱乐、旅游等各行各业的欣欣向荣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苏州庞大的经济体量是数百万人才的超大蓄水池,每个行业的人才密度都在迅速提升。八方人才源源不断的涌入也巩固了苏州城市的竞争力。

苏州和人才的关系,早已不是纯粹经济利益上的双赢,而是升华到了经济与情感上的文化共同体。因此,高品质人才社区在这个文化共同体中所承载的沟通心灵与联络感情的巨大纽带作用,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工程,要规范有序,必须坚持制度先行。在全市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现场,《苏州市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指南》、《苏州市人才公寓设计指引》和《苏州市人才公寓运营管理与服务规范》等正式发布。这些政策切实搭建起了人才安居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有效勾画出“人才公寓、人才住房、人才社区”梯次深入的脉络路径,也标志着苏州人才工作逐步迈向全方位、深层次、精细化。

苏州高品质人才社区的打造,经历了从厘思路、定方向到深化落实、加速推进的全过程。立足苏州实际,谋定而后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全过程透明、高效而朝气蓬勃。从品牌矩阵推广到十大板块同步发力,从建设设计指南到运营管理与服务规范,苏州围绕高品质人才社区下得这盘大棋,区分布局,职司有序,壮势已成。

留住人才,创造奇迹。

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蓝图,正在苏州打造产业创新集群的大战略下激昂描绘。相信到2025年,一批围绕空间、资源、环境并汇聚交融各类创新要素且在全国保持领先的苏州高品质人才社区,一定会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届时,这些高品质人才社区将由点及面辐射带动整个苏州形成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的国际人才集聚高地,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人到苏州,必有为;安居,“才”乐业。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圆桌观察员/顾善闻 图片来源:苏州市委组织部 苏州人才发布 苏州发布 顾善闻)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
“樱”你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