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木
乡村也是青年人的舞台。近日,“苏乡播报·田园UP主”十佳城市播报官颁奖活动在太仓举行,为10位优秀的“城市网红”“视频通讯员”颁发“金话筒”。
这些获奖者中,有为家乡国字号农产品太仓白蒜代言的“新农人”,有以第一视角打卡网红校园的青年建设者,有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农业委培生,还有踢馆“六冠王”的青年农机手……他们用年轻人独有的镜头语言,在抖音、b站等平台展示田间地头的别样风景,带领大家更深刻地了解苏州农业农村的新变化。
年轻人走进直播间,为乡村发展代言,从千万级别的点击量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新趋势: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哺乡村,他们怀着对乡村未来美好的期待和憧憬,在乡村创造了新的可能,带动家乡建设呈现崭新气象,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成长。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表达。这种表达既给自己带来幸福感、满足感,独具特色的乡村故事也最大可能吸引了外界网友,从而让自己的才华在交流中获得更充分的展示。就此而言,年轻人参与乡村建设,是一种个人目标与社会理想的同频共振。
乡村为年轻人提供了个人成长的舞台,乡村的发展也需要年轻人的创新思路激发活力。这些年,随着互联网流量的下沉,不管是以田园特色为题材的短视频,还是以新思路直接助农,都让乡村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为乡村发展创造了机会。这些事谁来做?有知识、有文化、有闯劲的年轻人当然是生力军。女博士姚娇寅在苏州养大闸蟹养出了大名堂,“跨界”养蟹卖蟹开发蟹食谱,实现了古代和现代的“跨时空合作”。而获奖的这些“苏乡播报·田园UP主”,他们更是将乡村与世界联系起来,让乡村风貌被世界更好地看见。某种程度上而言,年轻人不仅在参与建设乡村,也在“创造”乡村,“创造”一个更加让人眼前一亮的现代乡村。
苏州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为广大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也在不断拓展引才路径、创新培养模式,呼唤更多年轻人加入。期待苏州有更多年轻的“田园UP主”加入,让流量成为助力苏州乡村发展的一大增量。更多的年轻人重新塑造乡村,乡村成就更多的年轻人,这就是最好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