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周 萍

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正成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之外一种新的、革命性的生产要素;与此同时,“数字弯道”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了追赶城市文明的时代机遇。

苏州正紧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的历史机遇,加强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造,提升农业农村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水平,用数字化引领驱动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推进乡村与现代都市文明融合。

一要把握乡村建设“数字弯道”的政策机遇。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对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动等进行全局性部署。农业农村部专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对未来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作出专门部署。近期,苏州市也印发了《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行动方案》。各项政策对新时代乡村建设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也为追赶城市文明的乡村建设数字弯道指明方向,保驾护航。

二要补齐乡村建设“数字弯道”短板。2021年,我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7.6%,比2012年提升33.9个百分点,全国接入宽带的农村家庭,从4076万户增长到了15770万户,增长287%。但不少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一方面存在“缺、劣、低、次”等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维护管理不足问题。

根据苏州市《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行动方案》,“十四五”时期,苏州将加快农村地区接入网扩容,实现重点行政村“双千兆”网络覆盖;加快构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农业数字化标准体系,建立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系统互联互访制度和涉农数据采集与共享体系。

三要提升乡村建设主体的数字素养与技能。设施等硬件具备之后,数字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村民在“触网”之后对于数字资源的持续使用意愿、能力和效果。针对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中央网信办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专门提出“提升农民数字技能”。提升乡村建设主体的数字素养,应结合乡村生产、生活两方面实际需要。一方面,通过智慧农业、农产品产业链、乡村旅游等载体建设,探索乡村经营管理类信息化人才培养;另一方面,围绕数字村庄、村务政务公开、平安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生活需要,全面培养农民日常参与、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意愿和能力。苏州《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行动方案》明确,“十四五”时期,苏州要推进高素质农民信息库动态管理,建设智慧农业专家服务系统,在引进和培育高层次数字农业人才、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同时,多渠道、多形式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数字把城市和乡村空前紧密地互联在一个平台,通过全社会信息的共享共用,实现资源要素的均衡配置,促进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到2025年,苏州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要超过7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建设提供了追赶城市文明的“数字弯道”,抓好这个历史机遇,必将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冠军进校园
萌娃春游
授粉
义诊进社区
戎耀联盟成立
虎丘山采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