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吴湘人

去年年底,“供销社”一度在网络上被热炒。其实,在苏州农村,供销社不仅从来没有退出过,而且一直是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农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堪称“一骑绝尘”,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比如,2022年苏州供销系统有机肥推广配送总量超过2万吨,就是一个有力佐证。

市场环境变了,流通形式变了,但苏州供销系统服务“三农”的宗旨一直没有变,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夯实基层组织体系,通过培育一批功能完备的村级供销社,发展一批经营能力强、行业影响力大、引领带动农民范围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体制机制,织密基层服务网络、提升服务基层功能;二是做好“田管家”,创新推广“农资+”服务模式,打造放心农资品牌,持续扩大农药“零差率”集中配送覆盖面,完善招标采购、统一配送、信息化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制度。三是助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优化“定点回收、分类整理、集中转运储存、无害化处理”模式,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促进苏州食品绿色安全。

无论是设立“庄稼医院”,还是做好“田管家”,很显然,苏州供销系统浑身沾满“土气”。不过,它也有“潮”的一面。比如,适应新零售趋势,持续推进供销合作社数字化转型,做好产销对接服务,帮助农民多渠道销售农副产品。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正在积极培育“吴地侬香”“昆供百农”“吴江云商”等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展示展销平台,深入推进产销对接,不断做大做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品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民满意。

回过头来再看,为何一夜之间“供销社”火遍全网?其实,在苏州供销系统这个案例中,就不难找到答案:具有贴近“三农”优势。因为它原来就是农资的供应商,有农资、有品牌。农民确实是非常欢迎这种平台式的一体化服务,供销社是最有优势的。与此同时,它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环节的结合、要素的综合,这几个方面它都可以做到特别便利。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世界冠军进家园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