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宋巧凤

最近,两个人工智能系统彻底火出了圈,成为许多网友热议的焦点。一个是春节档热门电影《流浪地球2》中冷酷无情的“幕后主角”MOSS,一个是多才多艺的“全能网友”ChatGPT。

先说MOSS,演员吴京饰演的刘培强面试空间站的航天员时,面试他的不是人,而是经过多重迭代、具备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系统MOSS。而最近的“当红炸子鸡”ChatGPT则是一种全新的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甚至能完成撰写脚本、邮件、代码等任务。人工智能时代已扑面而至,在国外上线后迅即火爆。现在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蝴蝶效应已起,AI这片已经平静许久的湖面,一颗石子久违地抛下了。人工智能真的能提高我们所有人的生产力,而不是取代我们中的许多人吗?这不由令人担忧。

对于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浪潮,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然而,不得不说,与其担心工作被AI取代,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敞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的便利。毕竟,人工智能只是人的延伸,人的细腻情感、丰富的创造力等诸多素养,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这一点是人工智能永远代替不了的。当然,技术革新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不能任由科学技术一路“狂飙”,守住伦理底线和法律底线,方能推动人工智能的正向发展。

《流浪地球2》中,刘培强带有试探性地向MOSS发问:“人类能活下来吗?”“人类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这是MOSS的回答。无论是面对灾难还是新技术的挑战,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因而,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我们不妨秉持“万物为我所用”的自信与豁达,主动拥抱它,让自身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聚焦于真正的创造。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
“樱”你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