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佳
近日,在全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设区市成效考核中,苏州市污防工作获得优秀等次,这是苏州污染防治工作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苏州正锚定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的目标,开展一系列环保阻击战、攻坚战,保卫这方碧绿、这片蔚蓝,打造绿色美丽长三角的“生态样板”。
生态资源是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让群众出门见园、开窗见绿,还能“点绿成金”,将好风景转化为好“钱”景。污染防治攻坚,是民众呼声,更是勠力方向。苏州,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之一,肩负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任。事在人为,事靠人为。这是一场持久战,只有标本兼治、攻坚克难,实现“污染”与“绿色”这一新旧动能的关键转换,才能真正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只有充分发挥制度之力,才能更好守护环境之美。细数苏州近年来的生态制度,通过实施“一湖一策”攻坚行动,让“江南水城”焕发新魅力;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形成科学“治”、长效“管”的生物保护机制;制定出台《苏州市生态环境系统惠企纾困稳经济十八条举措》,为企业绿色发展精准“把脉”、高效“开方”……苏州正全力绘蓝图、作决策、保落实,争当高质量发展“全科优等生”。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良好的生态环境等不来、喊不来,唯有真抓实干,把“盼环保”换为“做环保”,让“求生态”变成“护生态”,才能真正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苏州全年优良天数比例为81.4%,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Ⅲ类比例分别为86.7%、92.5%……一串串数字、一项项成就背后,凝结着无数心血与汗水。苏州的环保队伍一路迎“蓝”而上,做好分内之事,守好应尽之责,取得了苏州污染防治工作连年领跑,也写就了苏州的碧水蓝天。
污染防治攻坚,需要打好监督“组合拳”。既要“亮利剑”,又要“回头看”,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式督察整改工作,让环保督察整改实现“边督边改、立行立改”,杜绝“一来就灵,不来不行”的懒政、怠政行为。2022年,苏州整治“散乱污”1362家,检查企业4.7万家次,处罚金额2.58亿元,打处成效位列全省前茅。苏州的“生态绿”正携手“检察蓝”,探索生态共治共建共享,二者合力筑起污染“防火墙”,共同守护苏州之美。
不负青山,向美而行。苏州正以挖根源、祛病灶的干劲,拆藩篱、破壁垒的拼劲,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擦亮山清水秀的“苏州名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