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文/毕博浩 图/水星

近日,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通过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推出“今日辟谣”专栏,共设置“今日辟谣”“今日科普”及“今日提示”三大板块,旨在传递事实真相,传播科学知识,帮助公众获得权威、准确的真实消息。这是中央网信办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又一项有力有效举措,彰显了对谣言“零容忍”的态度。

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符合人民利益。曾经网络谣传的“打针西瓜”“蛆橘事件”导致果农遭受严重经济损失;“祖传药方”“养生秘典”让老年人耽误科学治疗时间;疫情期间的“全城消杀”“飞机喷洒打药”令市民恐慌焦虑……一些人为博眼球、抢热点、蹭流量,或张冠李戴,或移花接木,或凭空臆测,传播出的谣言伤害了人民的情感。因此了解事实真相是人民所需,学习科学知识是人心所向。此次设置的“今日辟谣”“今日科普”板块,正是响应人民群众所思所盼,精心提供给大众一个辨别真伪的科普平台。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谣言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违法成本较低,少数人心存侥幸心理,把互联网当成虚拟空间,弱化了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在及时辟谣的同时,加强谣言的源头治理,对恶意造谣传谣给予严厉打击也同样重要。“今日提示”板块通报打击造谣传谣违法行为或当期相关法律常识、公益提示等,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对谣言制造者、蓄意传播者依法惩处、毫不容忍、一追到底,奉劝部分网民切莫以身试法,伤人害己。

阻断谣言传播链条,人人有责。亿万网民在互联网上获得资讯、交流信息,每个人都是信息节点,每一次转发都可能带来传播裂变。面对来源不明信息时,我们理当多一些思考、多一分定力,勿让情绪宣泄代替理性认识,成为谣言的“传声筒”“放大器”,应保持科学态度,增强对谣言的“鉴别力”“抵抗力”。目前已开通电话、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多平台举报途径,全国各主要网站平台不断畅通举报渠道,举报方式更加便利。打击谣言需要每位公民参与其中,形成合力,发现谣言及时举报,让谣言无立足之地,共同维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树山早茶开采
添绿长江
走进春光里
春景美如画
桥下空间大变身
走进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