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吴湘人

当下的出行高峰时段,苏城街头又出现车多、人挤、路堵的景象。不少市民抱怨,“开车还不如骑车、走路快”。这样的局面能不能改变、该如何改变?苏州轨道交通部门率先行动,从昨天起,调整地铁运营时间:2号线、4号线高峰运营间隔缩短;5号线服务时间延长,市民、游客的乘车舒适度将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势必促进公众选择绿色出行、爱上绿色出行。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苏州是著名旅游城市,堪称全域处处皆风景,但伴随而来的是人多、车多、路堵的窘境。很显然,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着力点必须放在落实“公交优先”“绿色出行”上,不断完善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绿色出行布局,持续提高城市绿色交通分担率,倡导市民群众绿色低碳出行,着力提升城市公交发展水平。多年来,苏州努力夯实基础设施,推进跨区域道路和支路微循环网络建设,打造内畅外联的绿色出行道路基础设施,树立公交、地铁换乘“零距离、零费用、零等待”理念,加强地铁和公交两网融合,促进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互补、融合发展。尤其是开行通学、旅游、乐龄、接驳等9大类120多条多样化公交线路,公交进小区、进医院、进学校、进景区,为市民提供定制化、高品质、有温度的公交服务,让公交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截至目前,苏州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绿色出行服务满意度超过90%。

抓好公交、地铁、公共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之间的无缝接驳,是让更多市民和游客愿意选择地铁出行、绿色出行的前提条件。其中,持续提升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是关键所在。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地铁、公交信息融合,探索运营信息互通;如何进一步精准匹配公交、地铁运营时刻,运营“零等待”公交接驳线路;如何进一步完善地铁站点、旅游景点、大型商业综合体周边慢行通道及接驳设施建设;如何进一步加强高峰期间公共自行车调度管理,构建一体衔接、顺畅便捷绿色出行链等,都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探索。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
“樱”你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