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莉
5月24日,“i在吴中,@生态岛”网络普法进乡村活动在金庭镇秉常村举办。活动通过设立网络普法站、大V送课、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建设、打造云普法讲师团等,打通网信普法“最后一公里”,拓宽基层群众网信普法知识领域,链接直播电商的专业资源,丰富拓展数字赋能乡村振兴路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农民们在村里也连接上了通往全国各地的“信号”。一片果园、一个农场,一部手机、一名主播,通过短视频、微商卖货,电商直播带货等形式,农副产品销售打通了新的渠道,一个个农民“网红”活跃在网民的视野,农村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
新机遇带来新挑战。一方面,一些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不高,接触网络的程度不深,对网络有害信息、网络谣言的辨别能力不足,遇到个人信息泄露或是电信诈骗等情况不知如何应对;另一方面,许多农村网民对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程度不够,也使得他们在上网或者参与互联网销售的时候,在无意中触犯到相关法律法规,对自己和广大网民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网络普法进乡村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农村网民更规范、更安全地上网,也能助力农副产品在互联网上更好地销售,为乡村振兴畅通“数字路径”。
打通网信普法“最后一公里”,让网络普法助力乡村振兴。我们要针对农村人口居住情况、受教育程度及接受能力等情况,以更加丰富多样的普法形式、更有针对性的网络普法内容、更加亲民的宣传教育方法,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拓宽乡村群众网信普法知识领域,引导互联网农副产品合法合规销售,引导农村网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例如,苏州市委网信办近年来深度锻造“一网吴前”网络普法工作品牌,按照“规划+阵地+队伍+活动”四有标准全力打造“一网吴前”普法服务格局。其中,网络普法进乡村活动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农村群众进行网络普法,不但推进了全市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助力实现法治护航清朗网络空间,也以互联网普法的形式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