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看苏州出品/董泽人 张凌心

“如果他们不会说毛毯的英文,那他们就不配有毛毯。”近日,因空乘歧视不会英语的旅客,国泰航空遭网友投诉。事件发酵之后,国泰航空连发声明致歉,对三位涉事的员工予以解聘。

航空公司在旅途中,为来自不同背景及文化的旅客提供专业且一致的服务,这是职业底线。空乘作为航空公司最直接的形象展示窗口,却对旅客的合理需求视而不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人极度不适和愤怒。这样突破底线的言行,不仅伤害了当事航班上的旅客、折损航空公司的口碑和市场,更刺伤了所有同胞的感情与尊严。

用网友的话来说,都2023年了,歧视非英语及不懂粤语的旅客,哪来的优越感?解聘这个结果对于受过冷眼的旅客来说,是一次反歧视的胜利,但却并不让人完全舒心。

声明中,国泰航空将事件认定为“个别员工”的行为,似乎要与歧视行为划清界限。但网上大量反映乘机体验、客服处理问题的声音告诉我们,这显然不是个案。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2019年,国泰航空就被央视新闻“主播说联播”栏目点名提醒“No zuo no die”,如今又在服务问题上暴雷,不得不让人对国泰航空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舆论的追问,国泰航空不应回避,真诚致歉之余更要严肃自省,彻底改掉自己的老毛病。如果只是迫于压力的言不由衷,那就别怪消费者“用脚投票”,选择其他懂服务的航空公司出行了。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演绎经典
共护岸线洁净
今日芒种
画中画
岸线“美颜”
创意“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