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
文坛豪杰邓散木有个别名,叫“钝铁”。最近,网上看到有把“钝铁”示人,言“学钝铁者,潜铁也”。钝铁是什么?可以学吗?学得了嘛?
邓散木,现代书法家、篆刻家。1898年出生于上海,1963年逝世。原名菊初。字散木,别号芦中人、无恙、粪翁等,1960年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署一足、夔。他长于诗文、书刻,也能作画。精于四体书,行草书集二王、张旭、怀素之长,旁参明末清初王觉斯、黄道周两家。1931年至1949年之间,曾在江南一带连开十二次展览,艺坛瞩目,在艺坛上有“北齐(白石)南邓”之称。
他喜操刀治印,常用“铁”字来做艺名。与吴昌硕(苦铁)、王冰铁、钱瘦铁,号称“江南四铁”。他将字取为“钝铁”,有自谦之意。年轻时,他对孙中山极为崇拜,成为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并参加了国民党。蒋介石政变后,他对国民党的信任产生了危机感,继而由失望变成绝望,遂公开宣布“脱离”国民党。他取“粪除”(扫除)之意,改名“粪翁”,并将居所命为“厕简楼”,以示要同污秽腐朽的世风分庭抗礼。
邓散木一生清高孤傲,落拓不羁,文坛流传有不少他的轶事。郑逸梅先生《写市招的圣手唐驼》中说:“其时尚有两位名书家,商店素不请教,一邓粪翁,这粪字太不顺眼。一钱太希,商店唯一希望是赚钱,这个姓和赚钱有抵触”,旧时文人生活清苦,写市招(商店招牌)取得润笔费是书法家借以贴补家用的重要来源。一次,某富商求他写字,润笔从丰,只求落款不用“粪”字,他听后当即拍桌大骂。1936年报纸上曾记载,当时国民党一名“中委”,仰慕邓散木的书法,托人送来巨资请为亡母写碑文,只是“心憾翁之名粪,因请更易”。邓散木愤而答曰:公厌我名耶?美名者滔滔天下皆是,奚取于我?我宁肯饿饭,不能改名。
邓散木好酒,且酒量惊人,据他夫人说,“粪老”曾与人打赌,一下子喝了一坛黄酒,足足有五十斤,吓得别人目瞪口呆。“粪老”家中的院子里分两边放酒坛子,一边是满的,一边则是空的,且他买酒从来不是像我们一瓶一瓶地买,他则是一次进好几坛黄酒,放在院子里,喝完了就扔在空的一边。“粪老”性烈如火,喝醉后常常针砭时弊,破口大骂,旁若无人。邓散木新婚时,不是像别人一样将新房布置得喜气洋洋,而是将新房装点得像一个灵堂,仿佛不是结婚,而是祭奠。他的一帮“狐朋狗友”也心领神会,送来的不是喜钱,而是一串冥币。新娘由于知道邓散木的性情居然也不以为忤,可新娘的姐姐却受不了,上前与之论理,没想到邓散木张口就说“我与你妹妹结婚又不是和你结婚”。邓散木由于性情纯真之极而时常像个孩子,像这样的婚礼大概可算是“绝版”。
秋末理解,钝,不锋利,钝铁就是未加工过的铁块。民间俗语,割卵不出血,刀口如刀背。秋末对刀的锋利,知其利害。大约七八岁吧,放学后,书包一扔,吃点点心,到田野河岗,挑野菜,割羊草。秋冬,常去河边割柳条爬树折枯技,稻草麦秸不够烧饭做菜,添点柴火。一次割柳条,右手握镰刀,左手抓柳条,刀口没朝下,用力一拉,刀口割开中指,白骨狰狰,鲜血淋漓,至今疤痕仍在,像戴了只戒指。对刀的钝、利,刻骨铭心。
曲籍中确有钝铁之称。词典说,钝铁者软铁也,指白金属,若银、锡之类。其实,与铁无多大关系。钝铁,取其软,用之于人,无志少才,不堪重用大用,耕田不能为犁,打仗不可做刀枪。银、锡,有它各自价值,不能派钢铁的用场。有此说,“男人无志,钝铁无钢;女人无志,乱草无秧”,把钝铁比之无志,不堪重用,绣花枕头稻草包。于软,还用来骂人,熊包,软蛋,再引申,成阳萎,想硬硬不起来,太监的别名。钝铁要为钢,须经过冶炼,添加如碳之类的元素,方能成钢,才能脱胎换骨,硬起来,坚强起来。这就谓之锻炼。
邓散木用钝铁为名,就有反其意而用之吧。若拙中藏巧、愚中有聪、笨能化巧,短可为长,长可为短。民间把笨,说作憨,厚道。苏州虎丘有个憨憨泉,传说虎丘山上有座庙,庙在山上,要下山取水,三个和尚挑水吃,寺中有个小和尚,老和尚、大和尚把挑水给了小和尚。小和尚憨厚,勇担重担。一日,半山滑交,发现石上有苔藓,湿润,搬开石块,发现有水,于是,开山得泉。是表彰,还是纪念,就取名“憨憨泉”。吴王也罢,名士也罢,尔曹身名都俱毁,唯有憨憨泉水流。
“学钝铁者,潜铁也”,学憨,笨拙一点,厚道一点,宽容一点,反得益。潜铁,潜者含也藏也可也,铁可成钢。对吗?猜而已。
邓散木可学吗?可学。难,小肚鸡肠,才高一斗,学不了。散木之后无散木。你敢称自己为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