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秋末

矛盾,武器也,谓之攻防。矛用之于攻,盾于之于防。几千年了,从狩猎始,武器千千万,两大类,从根儿上说,并没变化。

矛盾用之于哲学,对立统一,划时代的贡献。比一比,没一个词儿,能出其右。这论那论,这学那学,这门那派,哲学千千万,也就两论,矛盾论与实践论,归根结蒂就是对立统一论。你看,矛盾伟大不伟大。

矛盾,对立统一不变,状况却是天天、时时在变。以前阶级对立,现在穷富依存。矛与盾也是这样,红樱枪成玩具了,清时的红衣大炮早进了博物馆。完全可以讲,一个时代一个时代的矛与盾。今日怎么样?俄乌战场演示了今日的矛与盾。俄说,还有好多新的没上,相信非虚张声势,宝贝还有,孙悟空还可变变变;乌克兰天天在向拜登伸手,要了导弹要坦克,还要飞机。从俄乌战场就可知今日、一个世纪来矛盾演变的大概。

矛越来越长了。箭也是矛,弓弩是一大改进,火烧赤壁,箭可火攻。炮是箭的大飞跃,强悍,射程更远,喀秋莎一发变几十发百发,箭如雨下,威力更大。俄乌战场,火箭炮、榴弹炮射程更远,一百二百三百公里,乌克兰的炮弹可以打到莫斯科。

矛长眼睛了。以前,箭射得远靠臂力,又称膂力,出了李广神箭手,卢纶《塞下曲》赞曰:“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说李广力大,箭簇进石。射得准,靠眼力,眼与臂的协同,有百步穿杨的赞叹。导弹、飞弹,更新一代的弓箭,在井下在船上在潜艇发射,长眼睛了,不仅有预设,还可随机应变。在乌克兰还看到微型导弹,手提肩扛,使用更方便了,近距离打坦克一打一个准。

矛盾合一了。看《天下长河》看到了一场矛盾比赛,是矛厉害还是盾坚固。盾用藤和铁皮制作的,矛是骑兵武器。大战一场,没胜负。这场比赛,冷兵器时代的葬歌,悄悄告诉你,暗示你:尽管康熙也学三角几何,并没把科技视作骗人的奇淫技巧,中国的矛盾,也就是武噐,科学技术开始落后了。矛盾称攻防,一方与另一方,壁垒分明,现在矛盾合一了(当然,不是俄乌战场始),既是矛也是盾,飞的战斗机,海洋里的战舰、航母,可攻可防。

坦克可称矛盾统一体的典范。最近,德国制造的豹2出足了风头,给不给乌克兰,哪几个国家给,成为一大热门话题。为什么这样热?这与这只豹子的性能密切相关,性能主要就是矛与盾,火力厉害,乌龟壳又不易打穿。有这样的介绍:豹2主战坦克是联邦德国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主战坦克,全重55.15吨,最大公路速度72 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50千米,拥有强大火炮、现代穿甲弹和火控系统,可以在至少2500米的距离内,击中俄军的坦克,而俄罗斯绝大部分老旧型号坦克将毫无还手之力。豹式坦克的防御能力、攻击能力、机动能力极强。攻击能力就是矛,防御能力就是盾,协调能力就是攻防的协调。豹2可称今日矛盾高科技支持下的完美结合。

不过,也有不把坦克当回事的,在无人飞机、导弹打击下,坦克已无还手之力,过时了。矛盾结合,敌不过更强大的矛。而军界认为,坦克矛盾结合,还可大用。

矛盾转换。古代,矛就是矛,盾就是盾,矛用来攻,盾用来守,千年未变。有变的是双方都可万箭俱发,既是攻也是防。从俄乌战场,或早些时候的中东战争,可以看到,矛也可以作盾用,火箭击落火箭,导弹击落导弹,俄乌战场几乎天天看到这样的战报:6枚导弹被击落4颗2颗命中。矛盾转换,攻防两用,已成家常便饭。

无人矛盾。俄乌战场上的无人机,无人操纵的矛,飞来飞去,装有枪炮、炸弹,俄罗斯的军舰、兵营、阵地吃了不少苦头,乌克兰当然也是。无人矛盾,发展极快,成了一大热门,一大趋势。这就是矛盾的高科技时代。

矛盾对立统一,统一于相互依存。但,平衡也并不以为各半斤八两,双方会有强有弱、时强时弱,相互交替,螺旋式上升。矛盾史就是这样的。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无疑,攻占了上风,坦克、航母的出现,无线电、卫星等高科技的应用,又有了新的平衡,而核弹的出现,还是矛占了上风。理由是,至今还没有出现能防止核威力的盾,能随时随地防止核爆炸,把其威力降到像颗炸弹,还做不到。现在最大的作用,相互掣肘,而不使用。

战争,称之为凶;武器,称之凶器。打仗要死人的,生灵涂炭,灾难。研究矛盾,提升矛盾,应是罪过。期待:有朝一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今天,也只能说说而已。正当的理由还是保家卫国,以矛制矛,以盾制盾。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世界冠军进家园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