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姑苏区供图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表扬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标兵集体和标兵个人的通报》,对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中表现突出的30个标兵集体、170名标兵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姑苏区虎丘街道成为苏州市唯一获得标兵集体称号的街道办事处。

荣誉的背后,凝聚着沉甸甸的付出。面对曾经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薄弱、污水乱排问题突出、人居环境满意度低等难题,虎丘街道每年引进10多项新技术精准治理污染,推进19个社区和多条街巷环境提升,以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超20家高新科技和绿色能源企业,助力街道产业转型,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现实路径。

多领域“黑科技”精准治污

智慧监管平台长效守护

位于广济路的苏州金阊实验小学校有学生近1300人、老师83人,如果按照30%的人在上学放学期间坐车或开车计算,则车辆每天进出地下停车场的总数达到473次。“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烃类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非常可观。”虎丘街道城建处副处长朱启同说。

如何清除大气治理死角,让地下停车场的空气也能自然清新?“地下停车场相对封闭,净化这里的空气不能采用常规的电离技术,它会产生紫外线、过量臭氧、氧族物质等有害因素,所以我们专门采用了新型的复合净化技术。”朱启同说,复合净化技术的核心是高能离子净化,其通过极高氧化性的、离子化的双极氧原子团包围有害物质,然后使其分解、中和、丧失活性或沉降,达到净化、消毒灭菌的功效,“该技术对于停车场这样的空间更精准、更实用。”

为做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虎丘街道始终靠科技创新,向科学技术要答案、找方法、寻路径。针对雨污混排口设施老化的排口耦合技术、针对老式筒子楼的公共排油烟管道、针对工地的高杆喷淋系统……这两年来,在大气、水、资源化利用等领域,虎丘街道积极引入了相应的科学技术,有效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有效改善,还需要有智慧化平台长效监管。以聚焦精准治污的大气重点污染源监控平台,以油烟浓度为焦点的餐饮企业在线监控系统,以全链条管控为核心的河流水质管理系统……多领域的生态环境监管网络平台使虎丘街道对生态环境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这些监管平台还能够无盲区、零死角、全天候及时发现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为开展精细化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虎丘街道城建处处长李凌敏说,基于这些监管平台,街道工作人员可以实时跟踪“环境质量、重点任务、具体事件”三类问题,自动预警并配套相应的溯源、处置、跟踪、督办、反馈、评价等一体化闭环流程。

“内外兼修”促进古城蝶变

全民参与共筑宜居家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样,居民所在的小区、街巷及其他公共空间的环境提升,也能给居民带来幸福感。在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中,虎丘街道不仅改靓“面子”,更重“里子”,以硬件设施和文化氛围的“内外兼修”促进城市更新。

前段时间,虎丘街道阳光城花园的“美丽楼道”建设项目完工。通过统一宣传栏设计、楼道内部文化墙打造、小区景观小品建设,该项目在设计中融入了古城保护与更新IP“姑苏喵”的元素。目前,有着幸福、健康、学识等不同象征含义的山塘七狸已经“落户”该小区先锋、和谐、匠心、文明等不同主题的楼道中。“我们小区是古城里相对较新的,文化元素不够丰满,这次美丽楼道建设项目将山塘七狸带了过来,正合我们意!”在阳光城花园住了12年的吴景秀说。

楼道文化氛围营造作为一项在外面看不见的“里子”工程,却是实实在在的“良心”工程。“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得起‘面子’。”虎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大权说,今年,虎丘街道紧扣山塘、留园、虎丘三个片区,以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为导向,根据街巷的自身特点、文化传统、业态,注入时尚元素和文化元素,加强街头小游园建设,塑造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小节点、微景观,扮靓城市绿化。为提升街巷品质,街道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挖掘街巷历史文化内涵。

在政府主导的改造升级之外,居民也在自发维护人居环境。在姑苏区金昌苑,有一处近800平方米“共享花园”,园内的步道上摆满了玉兰、海棠、杜鹃等花卉,五彩缤纷,十分养眼。如此美丽的花园,在改造前卫生状况堪忧,沿路的绿化带所剩无几。后来,有热爱养花的居民提出,可以把这里打造成大家都可以用的花园。“一人带头,众人响应。时不时就有居民把自己淘来的花卉、绿植栽种在这片空地上,平常来健身、散步的时候就浇下水,看着如今越来越漂亮的风景,大家心里特别舒服。”金昌苑居民陆建华说。

生态良好引“凤”来栖

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绿水青山不仅代表生态和人居环境良好,也是优质营商环境的体现。”虎丘街道办事处主任陈青说,去年,虎丘街道确立了将生态红利转化为营商环境吸引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同步提升的目标,定下了营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总基调,有效促进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水美而鱼肥,土沃则稻香。如此好的环境很难不吸引人才来工作、居住。”苏州市大易视觉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所在的江南智造产业园距离青龙桥河南支直线距离不到200米。该公司负责人易都见证了该河道整治前后的巨大变化。“以前这里常常会闻到臭味,现在不但河水变清了,而且河堤两岸风景优美,中午休息和下班之后可以来这里散步。”易都表示,原本公司打算搬迁到其他地方,但是看到这样的环境实在难以割舍,员工们也很喜欢这里,都说是理想中的办公地。

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之外,虎丘街道持续创新工作机制、聚力项目服务、争取资金支持,为经济发展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具体来说,虎丘街道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主要领导从洽谈到落地到投产全程跟踪服务;向辖区重点企业派驻“驻企特派员”,点对点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的发展纾困解难,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通过“山塘茶馆”助企品牌,为企业寻找异业合作、链接资金支持、匹配惠企政策。

在双优环境下,虎丘街道成功招引了蜂序信息科技、中科晶锐(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睿幸电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和绿色能源企业,有效促进街道产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释放全领域数据价值,提高全过程生产效率,降低全链条能源消耗,实现生产效率和能源效能的双提升。

“接下来,我们要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推动生态要素变生产要素、生态价值变经济价值、生态优势变发展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虎丘街道党工委书记高立说,立足姑苏古城,虎丘街道将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宜居的人文环境、优良的营商环境,配以贴心的产业服务,吸引优质的企业和人才,形成最良好的“经济生态循环”。(苏报记者 刘达 苏报通讯员 朱启同)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冠军进校园
萌娃春游
授粉
义诊进社区
戎耀联盟成立
虎丘山采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