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 家在苏州 微博 微信
首页 要闻 民生 社会 理论 时评 文体 教育 旅游 图闻 专题 工业园区

姑苏区供图

在去年的苏州国际设计周开幕式上,8位文化人才受聘担任平江文创人才SOHO设计顾问,其中包括行业领军企业业务骨干、高校院所设计专业导师和独立设计事务所创始人等。“将通过设计的力量,为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赋能,共同打造文化人才创新创业乐土。”首批平江文创人才SOHO设计顾问、苏州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院长、高级规划师吴有伟这样说。

去年以来,姑苏区按照全市苏创湾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总体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平江文创人才SOHO建设。全区以历史文化资源集聚、江南文化特色鲜明的平江历史街区为试点街区,布局载体平台、生活配套、政务服务等功能区划,导入专业机构、金融资本等资源要素,提供专项人才政策支撑,勾勒出多元、融合、开放、共享、创新的文创人才社区蓝图。在人与城的有机互动中,最终实现“人到苏州必有为”的抱负,营造“才聚姑苏更舒心”的生态。

加强政策引导,健全“四位一体”集成支持体系

不久前,姑苏区出台《关于进一步集聚姑苏特色文化人才的实施意见》,对近年来推出的文旅体产业人才、非遗文化人才、老字号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专项计划以及文艺精品创作扶持、技能竞赛补贴等专项政策进行系统性整合提升,逐步健全资助、奖励、荣誉、保障“四位一体”集成支持体系,让文化人才在古城能全心全意地发展事业,也能舒心无忧地生活休闲。据悉,在政策引导激励下,姑苏区全年培育老字号创新人才、苏工苏作人才、网红创业人才、创意设计人才等特色人才136名,其中包括新增42名区级非遗传承人,传承人中80后占比达29%,比往年翻了一番。

平江文创人才SOHO的打造,是人才与古城相互成就的过程。一方面,姑苏区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激发各类引才用才主体参与街区建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依托街区为文创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乔兰蓉是桃花坞年画项目市级传承人、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也是近年来姑苏区重点培养的非遗人才之一。其年画工作室在多所学校组织推广木刻年画技艺、组织非遗体验活动,获得姑苏区2021年度非遗文化人才项目扶持。在兔年到来之际,其年画作品与爆款游戏《和平精英》成功联动,精心设计的年画图案和元素在游戏中亮相,惊艳“出圈”。“在姑苏区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我们不断拓展眼界、增长底气。下一步,我们还要持续‘破圈’,将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与非遗相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

优化承载能力,五大功能区形成人才集聚

东升里文化艺术长廊位于平江文创人才SOHO核心地带,近日,这里布置了第二届“繁华姑苏杯”文创精英挑战赛获奖作品展。“文创精英挑战赛是姑苏区引进培养文创人才的一项品牌赛事。本届大赛吸引了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苏州大学等109个院校的设计团队和人才参赛,收到稿件近1700份。”姑苏区教育体育和文化旅游委员会主任明岚介绍,之所以选择在东升里进行作品展陈,是因为大赛设置的IP创意设计、丝绸时尚设计和公共空间环艺设计三大赛道都与古城保护息息相关,“以街巷为背景进行展示,是对作品灵感来源的回应和致敬,同时也希望借助平江文创人才SOHO的影响力,加速推动大赛项目落户发展、作品落地转化。”

在平江文创人才SOHO的建设中,姑苏区重点规划了文艺人才创新基地、数字创意人才集聚区、城市更新设计师部落、文创人才会客厅和文创人才之家五大功能区,分别依托古建老宅、产业园区、城市更新项目、街区共享空间、人才驿站和人才公寓等具体载体,通过优化空间承载能力和拓展功能内涵,推动形成人才集聚。

位于大儒巷的鸿儒昭庆文艺人才创新基地,平日里演出活动不断。其中,有深受“老苏州”欢迎的评弹、昆曲艺术家驻场,也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定期表演,为一批文艺人才和团队提供了展示、交流、成长的平台。嘻哈壹笑堂相声社是该基地近年来发掘培育的一支新生代曲艺团队,曾获北京青年相声节二等奖、江南青年戏剧节短剧竞演金奖等多个奖项。目前,该团队稳定合作的青年演员有18名,其中1人入选2020年度姑苏宣传文化人才计划。团队已由最初的单一传统相声演出,发展成集传统相声、原创相声、小品、相声剧等多种表演于一体的专业团队。

将人才的创新创造深度融入古城保护和发展,是平江文创人才SOHO建设的关键。人才会客厅所在的右见艺术空间原址是一片破败的废旧厂房,经过室内设计师、艺术策展人和海归博士3位创始人的合作改造,成功“变身”为吸引国内外文化人才创作、交流、展示的人文艺术休闲空间,这本身就是人才智力转化为城市更新动力的典型案例。在按照“人才会客厅”标准打造后,“右见”又将加载政务服务、活动路演、洽谈对接等功能,并设立“国际文创人才标准创新实践基地”,通过探索人才评价、培养机制创新,实现更多文创人才的规模化集聚和本土化发展。

贴近实际需求,“一杯咖啡”让服务更暖心

文创人才有着较为灵活自由的办公方式和生活习惯。去年以来,姑苏区通过更新迭代人才服务一般场景,将人才服务“搬进”街区内各种特色共享空间。在平江文创人才SOHO的网红咖啡店内,人才可以随手取阅政策宣传手册,品尝一杯提神醒脑的“才舒心”咖啡,参与定期举办的“人才服务直通车”活动。姑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许顺表示,通过“人才咖啡馆”等项目,将服务资源向街区集中,利用“一杯咖啡的时间”,让人才享受到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申报辅导等便利服务,也利用“一杯咖啡的距离”,让服务更贴近人才实际需求。

去年以来,姑苏区围绕全市“人才服务推广年”要求推出“人才服务管家团”计划,开通人才服务热线。11个区级部门派出服务专员,各街道纷纷成立服务“管家团”,加强对人才的一对一跟踪服务。平江街道推出“平江@才”服务品牌,组建稳定的“管家”队伍,为人才项目落户、政策申报、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保驾护航。苏州中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落户平江街道。从工商注册到项目申报,街道“管家团”全程为项目团队提供引导和帮助。一次,该公司因项目申报需要立即办理组织构架变更,但一般审批时间需要2个工作日。街道“管家团”了解情况后,立即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帮助企业当天就完成变更手续,成功提交了申报材料。在街道的关心和“管家团”的努力下,项目负责人范国华成功入选姑苏领军人才。平江街道党工委书记袁硕旻表示,下一步,还将配合平江文创人才SOHO建设,壮大管家团队,实现街区、社区、产业园、楼宇人才服务全覆盖,“通过培训、交流、考核提升管家服务能力,以‘管家式’服务牢牢织密街区人才服务网络。”(苏报记者 胡毓菁 苏报通讯员 钱成)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苏马志愿者在行动
叶子笑了
水上课堂
备战“苏马”
虎丘泥人展
“樱”你而美